-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典型案例工艺分析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基础 第6章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2 盘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3 箱体支架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1.1 轴类零件的功用、分类及结构特点 轴的作用:支承传动件、承受载荷,传递运动和扭矩。 结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轴的分类: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异形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等) 刚性轴(L/d≤12) 挠性轴(L/d>12) 轴的分类: 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异形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等) 刚性轴(L/d≤12) 挠性轴(L/d>12) 曲轴、挠性钢丝轴 汽车中联接变速箱与后桥之间的轴 6.1.2 轴类零件技术条件的分析 2、 尺寸精度 一类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通常为IT5~IT7; 另一类配合轴颈: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通常为IT6~IT9。 3、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4、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6.1.3 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和热处理 l???轴类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 (1)一般轴常用45钢,热处理可根据要求选正火、调质或淬火等; (2)精度和转速较高的轴选中碳合金钢如40Cr、轴承钢如GCr15、弹簧钢如65Mn等,热处理为调质和轴颈高频淬火。 (3)高速重载轴采用低碳合金钢如18CrMnTi、20Cr、20Mn2B等,热处理为正火后表面渗碳淬火;也可用38CrMoAl等氮化钢,调质后表面氮化。 l???轴类零件的毛坯 (1)热轧/冷拔圆棒料:适用于中、小型强度要求不高的光轴或直径相差不大的轴。 (2)锻件:机械强度要求高或直径差别较大的阶段轴、异形轴。(锻造可使金属组织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3)铸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如铸铁轧辊、球铁曲轴等。 6.1.4 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1)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1)基本加工路线 ????外圆加工的方法很多,基本加工路线可归纳为四条。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 ????对于一般常用材料,这是外圆表面加工采用的最主要的工艺路线。 ????②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小、零件需要淬硬时,其后续工序只能用磨削而采用的加工路线。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 对于有色金属,用磨削加工通常不易得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因为有色金属一般比较软,容易堵塞沙粒间的空隙,因此其最终工序多用精车和金刚石车。 ????④ 粗车—半精—粗磨—精磨—光整加工 ???? 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的淬硬零件,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常用此加工路线。 ?(2)典型加工工艺路线 ?????? 对普通精度的轴类零件加工,其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 ????毛坯及其热处理—预加工—车削外圆—铣键槽—(花键槽、沟槽)—热处理—磨削—终检。 ?轴类零件的预加工 ???? 轴类零件的预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备工序,即车削外圆之前的工艺。 ???? 校直——毛坯在制造、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常会发生弯曲变形,为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及装夹可靠,一般冷态下在各种压力机或校值机上进行校直。 切断——按所需的长度进行。 切端面打顶尖孔——得到定位基准。 ???(3)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 零件进行机械加工之前,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的要求,便于合理安排加工顺序,必须正确选择定位基准。这是因为在加工阶段开始,前道工序必须为后续工序提供好定位基准面。所谓的定位基准面,是指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所依据的零件上的点、线、面。 ???(3)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 ??1)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 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锥孔、螺纹表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位基准,也是其它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2)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 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