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镇原民俗

婚礼习俗 婚嫁 庆阳地区自古以来深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婚姻制度上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少数达官贵人、富裕商户、地主财东有纳妾现象。在婚姻形式上,以聘娶婚为唯一标准的婚姻形式。此外,买卖婚、交换婚、掠夺婚、续嫁、童养媳等也零星可见。 在全国解放前,男女之间的婚配原则主要是门当户对,年龄相当,严禁同族近亲之间的婚配。受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以聘娶婚为主要形式的婚姻几乎完全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极端少见的自由婚被视为“伤风败俗,不恭不孝”,受到普遍的责难和非议。由于地处偏僻,人口稀少,本地一直有早婚的习俗。直到解放前夕,当地男女的普遍结婚年龄在十五六岁,甚至更小。共和国建立以后,根据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明确废除了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将结婚年龄定为男20岁,女18岁,并且确定了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寡妇改嫁自由的婚姻原则。从此,婚姻关系以在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为准,规范了婚姻制度。此后,逐渐由封建包办的聘娶婚向以自由恋爱的自主婚过渡。七十年代以来,政府大力提倡晚婚晚育,将结婚年龄推迟到男25岁,女23岁。八十年代新婚姻法又规定结婚年龄为男22岁,女20岁。在陇东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西峰城区,实际结婚年龄已越来越大于这个标准。 葬礼习俗 丧,指哀悼死者的仪礼;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庆阳有史可考的丧葬习俗明显地继承和沿袭了中原丧葬制度的基本形式,反映了陇东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称的历史事实。 以农为本的经济,决定了汉民族自遥远的古代以来就形成了视土地为生命,讲究人死之后“入土为安”的思想意识,土葬成为汉民族数千年以来的标准葬式。董志塬一带自汉代以来的坟墓形式为长方形竖穴加半圆形横洞,与人间基本的地坑院窑洞式住宅极为相似。贵族、富户也有在方形土坑下砖箍洞穴,而普通老百姓横挖土穴用于安放棺木。本区坟丘的形式最初为圆形,但近代以来则崇尚圆锥式。大约自古代社会中期以来,庆阳的墓葬中出现了石刻的墓志铭,用于记载死者的姓名、官爵、身份、生卒年月、生平事迹等,而广大平民则多用普通的砖以辛红书写、红纸(布)包裹成墓砖以代之。 黄土高原 镇原县 位于黄河中游,泾水之北的陇东黄土高原腹地,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界于北纬35°27′~36°16′、东经106°44′~107°36′之间。东临革命圣地延安,南眺六朝古都西安,西望省会兰州,北界塞上明珠银川;与庆阳市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毗邻。境内山川塬兼有,土地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辖7镇12乡,215个村委会,5个社区居委会,199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13万人,农业人口49.38万人。    在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两千二百多年的文明史中,镇原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名垂青史,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雅俗纷呈、光彩美丽的地域文化形态,创造出了独树一帜,异彩纷呈的民间民俗特色文化。以香包、刺绣、剪纸、书画、手工制作为主的五大特色品牌享誉陇原;以王符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层出不穷;以秦诏版为代表的文物古迹不胜枚举;以陇剧《绿叶红花》《古月承华》、民歌《看妹子》《采花》为代表的文化精品广为传唱;以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援西军纪念馆等 革命圣地为主的红色文化和以太阳、白马、翟池“三池”,鸡头山,原峰山等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等等……。厚重的人文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孕育了多彩的文化产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光荣的革命传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多样性。镇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样, 通过深入调查和详细归纳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民间工艺方面有刺绣(香包、耳枕、肚兜、布贴花等)、剪纸、皮影、根调、陶雕等;民间美术音乐方面有唢呐、陇剧、秦腔、道情、民歌、皮影戏、书法、绘画等;民间饮食方面有饸饹面、苜蓿面、糖油饼、杏仁油菜、搅团、本地烧鸡、镇原酒席等,常种作物有五谷杂粮、胡麻、杏子、苹果、大枣、柿子、烤烟、黄花菜;民俗节目方面有端午、香包节,二月二、三月三庙会、集会,春官社火,婚丧寿日等; 民间建筑方面有窑洞、箍窑、地坑院、护崖墙等;自然景点方面有潜夫山、王符柏、原峰山、鸡头山、屯子“三池”、秦长城、北石窟、石崆寺、文庙、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屯字烈士陵园、授西军纪念馆等;历史名人及其事件方面有王符、李恂、皇甫规、北魏胡太后、张学成,以及抗战时期毛泽东、刘伯承、彭德怀、王震经此等。 2、独特性。 镇原民俗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就民歌而言,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曲调优美,它不同于陕北民歌、宁夏花儿那么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