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责任和社会科学素养
新闻责任和社会科学素养 新闻报道中需要客观、准确、完整地报道事件,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这要求记者要成为“杂家”,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素养。现在新闻工作者正在强调新闻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但若是缺乏上述的素养,则可能不自觉地犯下本可避免的错误。
社会科学素养包括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方法论,它是经过学术论证和检验的对世界的认识。就新闻工作而言,包括多学科的知识。本文以社会心理学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为例,结合几个曾经的热点新闻,探讨社会科学素养的缺失,对受众可能造成的误导,以及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
2011年10月13日,在广东佛山南海发生了一场全国闻名的悲剧,2岁女童小悦悦(王悦)在小巷里遭两车碾压,其间有18人路过,都没有施以援手,直至一名拾荒老太将其送往医院,终因受伤过重,在医院去世。《羊城晚报》以《两车先后碾过两岁女童十多冷血路人见死不救》最早爆料,斥责路人没有及早救援,并称路人是“冷漠”的。这成为随后铺天盖地报道的主要观点,例如,有媒体就评论道:“佛山的事件说明,有一种冷漠和无情在中国社会潜伏甚至游动着,它们随时有可能被激活,像毒气一样窒息一个特定环境下人们的道德感,制造出令社会道德底线无法接受的表现。佛山那18个人的冷漠,以及肇事司机的逃逸,就是中国社会道德面貌的一个真实细节”。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但若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看到这样的评论。估计会请义愤填膺的评论家们冷静一下。那18个路人是冤枉的,他们其实并非道德上存在瑕疵,而只是“多元无知”这一心理学效应下不自觉的牺牲品而已。
“多元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它被用于描述人们在公众场合的行为模式。通常人们在公共场合里,如果遇到模糊不清的状况、突发的事件,为了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会观察和模仿身边他人的反应。结果形成彼此趋同的行为模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其《影响力》一书里,指出在美国普遍存在着“当一名受害者在痛苦中挣扎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旁观者伸出援手”的情况,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凯瑟琳·季诺维斯(Cathefine Genovese)案。值得注意的是,此案和“小悦悦事件”性质类似,但情况还更为恶劣,对此案的反思导致了“多元无知”概念的提出。
1964年3月13日,纽约皇后区发生了一场凶杀案。29岁的妇女凯瑟琳·季诺维斯凌晨下班回家,在路上被一陌生男子用刀杀死。在长达35分钟的作案时间里,凶手追逐受害者三个街区,并在她声嘶力竭的求救声中将其杀死。在这段时间里,38个邻居透过窗户目睹了凶杀案的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费神拨一下报警电话。最终季诺维斯因失血过多而去世。这场悲剧发生以后,《纽约时报》进行了如下的报道:“在半小时内,38名皇后区令人尊敬的守法公民眼睁睁地看着凶手在丘园三次追逐并刺杀同一个女子。有两次,他们发出的声音和他们的卧室里突然亮起的灯光都让凶手吃惊地停了下来。但每一次他都返回去。找到她并刺死她。整个过程没有人一个报警。”事件震惊了美国。其后新闻和报道的基调也同中国类似,质疑美国是不是变成了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社会。有的将其归咎于电视上的过多暴力,导致人们对现实中暴力的过分容忍。更多的媒体人则认为是都市生活,使得个人与群体疏离。导致人的“非人性化”。
但社会心理学家仔细研究了相关报道以后。却得出了不可思议的结论,认为之所以会发生这一悲剧事件。原因是旁观者人数太多。因为目击者的人数越多,使得每个人觉得自我责任越轻,这个道理适宜于中国的一句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吃”。而且人们在选择行为的时候,通常会采用社会认同的行为模式,他人的行动是自我行动重要参考。若他人采取若无其事的态度,人们也会自然地模仿。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让一个人在大街上假装癫痫发作,若是一个人在场时,他获得帮助几率是85%。而当五个人在场时,获得帮助的几率只有31%。
除了人数,还有几个因素会影响到人们是否参与到帮助中去。一是对事件重要性的判断。假若危险情况是确定和明显的,人们施以援救的几率会大得多。例如我们很少看到溺水时旁观者冷漠的新闻,这是因为类似的危险显而易见。二是通常文化习俗里人们表现得老成,举止稳重更容易受到尊敬。三是对于陌生人,人们通常难以判断其求救的表情和危险程度。以上也是都市为什么看上去比乡村社会更为冷漠的原因。
那么参照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小悦悦案件里,大量的新闻和评论将其指向18个路人的冷漠事实上是不公平的。来自各地的打工者,在路过一个陌生街区,于下午5点并不能看清楚形势的黄昏,又听不到2岁的小孩发出的明确求救信号,因此不能主动停下来救援,是情有可原的行为。
可惜的是纵观相关的评论和报道,提及了“多元无知”这一基本社会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股票大作手回 忆录(修订版)》.doc
- 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431财务管理:B3降低成本运行措施.pdf VIP
- 《伤口护理与清创技巧》课件.ppt VIP
- 强化训练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评试卷(详解版).docx VIP
- 技术开发合同免征增值税详细流程.doc VIP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声学基础》课件 .ppt VIP
- (高清版)C-J∕T 364-2011 管道式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要求.pdf VIP
- 情境领导力测评完整版.docx
- 河北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实施计划.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