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第二章.ppt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第二章.pptx

第二章 30年代文学(1928-1937);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起: 1923、1924年间,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就提出了“革命文学”的主张 1928:真正的发起,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 创造社:郭沫若、冯乃超、李初梨、彭康,《创造月刊》《文化批判》 《流沙》半月刊 郭:《英雄树》“个人主义的文艺老早过去了” “没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是没有伟大性的”。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太阳社: 1927年秋成立于上海。发起人为蒋光慈、钱杏邨(阿英)、孟超等人,主要成员均为共产党员。先后编辑与出版了《太阳月刊》 《时代文艺》 《新流月报》 《拓荒者》《海风周报》等刊物,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蒋光慈在《太阳月刊》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 《关于革命文学》。 鲁迅、茅盾的矫正:鲁迅“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文艺” 性质:革命文学内部的思想论争 ;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成立:1930.3,上海。鲁迅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旗帜人物:鲁迅。提倡和发展普罗(无产阶级)文学成为他们的共同要求。1936年春,根据形势的需要,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虽然“左联”的历史不过短短6年,但是它以在当时的巨大作用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成为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 2.左联的文学活动: (1)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 周扬《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第一次介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自觉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3)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大众化”:“第一个重大问题”;四、30年代文艺思想论争 “两个口号”的论争:1936,因文学上的抗日救亡而展开(内部争论) “国防文学”(周扬、周立波、郭沫若)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胡风、冯雪峰) 1、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人性论之争”) 左联 VS 梁实秋 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 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四、30年代文艺思想论争 2.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左联 VS 胡秋原、苏汶 胡秋原《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 “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那是艺术的叛徒”(本来是针对国民党政府提出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瞿秋白、洛扬(冯雪峰)《“自由人”的文化运动》 苏汶:自称“第三种人”,反对“文学上的干涉主义” 鲁迅《论“第三种人”》“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 歌特(张闻天)《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 3.关于“大众语”的论争:文学语言问题 语言现状:半文半白、欧式、日式句法 汪懋祖、许梦因:提出文言复兴运动 陈望道等人:大众语是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 ;五、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 时代性强,尤其是政治性、阶级性、民族性明显 两大力量:左翼文学运动 民主主义作家:老舍、巴金、曹禺、沈从文 六、30年代文学鲜明的特点: 1.从文学内容上看:空前广泛 2.从文学形式上看:长足发展 3.从创作方法上看:多元态势 七、台湾30年代新文学三大特点: 1.无产阶级文学兴起:台湾文艺联盟1934,是台湾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个大规模、全岛性的革命文艺团体,是第一个全台性新文学团体。 2.乡土文学: 3.出现真正的专业文学杂志和文学社团: 八、香港新文学:1928,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 1929,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第二节 茅盾 一、概述;二、茅盾小说创作的特点 1.题材:时代性强 2.结构:恢宏扩大 3.创作方法:现实主义 三、社会剖析派小说 沙汀、吴组缃、艾芜;二、《蚀》、《野蔷薇》;三、《子夜》;四、《子夜》的艺术成就: 1.宏大叙事: 2.生活场景描写精彩生动 3.人物心理把握细致 4.象征手法:《太上感应篇》 不足: 1.主题先行,理念化色彩浓厚 2.人物形象存在概念化的缺陷;第三节 巴金 一、概述 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 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自传色彩,上海,主人公:杜大心,“恨人类”,反映了作者阶级意识的新觉醒 《激流三部曲》:《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