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实验法.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教育实验法

第四章 教育实验法 ☆教学目标: 了解:实验法的内涵;类型;构成因素 掌握: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教学重点: 教育实验的设计 一、教育实验法概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了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由此催生了实验教育学的诞生。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E.Meuman,1862—1915)和拉伊(W,A.Lay,1862—1926),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1908)。 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案例:赫洛克(Hurolok,E.B.)设计的实验: 目的:探索不同诱因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因果联系。 被试:106名小学生,按成绩分成4个大体相当的小组。 任务:练习难度相同的加法习题,每天15分钟,连续进行5天。二,三,四组在同一地方进行加法练习。 第一组:单独进行加法练习,不与其他组接触。(对照组) 第二组:表扬组,主试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实验组) 第三组:训斥组,主试对学生的表现严加训斥(实验组) 第四组:忽视组,主试完全不注意该组学生,只是让他们在旁边静听,其他两个组受表扬或训斥(实验组) 然后测定这四个组每次练习的平均成绩,把这些成绩汇总整理,制成曲线图如下 赫洛克观察了被试的变化,分析了实验结果,找到了表扬与训斥等不同诱因影响学生成绩的因果联系——教师的评价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确有因果联系,而表扬比批评训斥对提高学习成绩更有效。 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教育实验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其变化、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教育研究方法。 二、教育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 在教育实验中,会涉及到许多可以变化的“因素”,如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学生基础、学校环境等,我们把实验中涉及到的可以变化的“因素”统称为“变量”。 变量按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三种。一项成功的教育实验应当把握这三个要素,即: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一)自变量及其操纵 自变量有叫实验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原因变量,也就是研究者施加于被试的可以操纵的教育影响。上面介绍的赫洛克实验研究,要验证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回影响学生作业成绩这一假设,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就是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如果我们要验证某种新教法能否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学方法就是自变量。 操纵自变量的三种方法: 1。从无到有。如:对照组不作评价,实验组作评价。 2。变化形式。如:表扬、批评、受忽视。 3。把自变量具体化为几个可以操作的教育方案,并加以实施。如:赫洛克实验中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分为“不作任何评价”、“表扬”、“批评”、“被忽视”四种不同形式,并且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方案。 (二)因变量及其观测 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结果变量。赫洛克实验中学生加法练习结果的评定成绩就是因变量。 科学地观测因变量是教育实验成功的又一关键。 1。观测哪些因变量 例如:就教学效果而言,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等等。究竟从哪些方面来观测教育效果,在实验前必须明确。 2。如何对因变量进行测定 若是口头测定,则要拟订问题和记录方式;若是笔试,则要出好测试题等。总之要准确把握被试受到自变量作用以后的变化过程的事实。 (三)无关变量及其控制 无关变量是指教育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以外的其他一切变量。如赫洛克实验中的学生基础水平、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加法试题的难易程度等。 很显然,无关变量也在作用于被试,如果我们不对 无关变量加以控制,我们就很难确定教育效果的变化与提高是由于施加了自变量的关系呢,还是无关变量所致,因此,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是否存在因果联系,我们就难以确定。 可见,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是教育实验成功的第三个关键。 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消除法 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最简单的方法。例如,已知教室环境会影响教学效果,就要选择安静的教室进行实验,防止环境因素干扰。又如,为了消除“霍桑效应” (P364) ,可采用“双盲法”或“均衡被试法”。 事实上,在教育实验中,教师的水平、态度,学生的智力、学习基础等无关变量是很难消除的。因此,在采用消除法的同时,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