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研遇上风险.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考研遇上风险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由以上介绍大家知道了考研时要付出诸如金钱,时间,精力这样的成本。但是考研并不是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考研的大军中有多少人的心血付之流水。因为考研这件事存在太多风险。下面就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下考研存在的风险。 外部原因——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 这里的支持包括亲人朋友对精神的支持和在物质方面的支持。在考研的过程中坚持下去并不是一件多简单的事,难免有心理彷徨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在自己无助的时候得到心灵的安慰努力继续前进。以他们的支作为动力。相反如果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家人不支持自己,本来自己心里就很烦躁,家人在一旁不支持自己,反而泼冷水,想必坚持下去很难。另外在物质方面,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是一心一意的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怎么能做到除了学习什么都不想。 外部原因——学校受歧视 据不完全统计,在发布2013年考研调剂信息的高校中,兰州大学等超过20所高校院系、研究所要求校外调剂考生本科毕业院校与第一志愿报考院校必须为“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或考生所毕业学校有该专业博士点。 此外,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部分院系列出了接收校外调剂的院校、研究所名单。另有32所院校、研究所在调剂信息中注明“985工程”、“211工程”学校毕业的考生优先考虑或原则上要求考生本科毕业院校为“211”。 哈工大、西北农林科技大、浙大、西北工大、吉大、海大、厦大、东南、川大等部属院校;甘肃中医学院、山师等部分省属院校则对“211”或“985”院校毕业生录取提供公费或预留招生计划奖励指标等优惠。 有关专家解释:招生计划人数中包括推免生名额。因推免生名额确定在制定招生计划之后,故推免生名额无法提前准确确定,但所占比例一般在30%左右 经过对近几年几所大学所录取的人中可以看出子在拟录取名单中有一部分人 是推免的。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明明写着招收十个人的,到最后很可能只有七个人是可以考的,还有一部分是可以校内调剂。在我们这样没有推免资格的学校,这种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就咱们系而言,记得老师讲过,刚开始大家都在争一百多个座位,到五月份就只剩几十个人了。可见刚开始我们的战友就战死了一半多。 为了此次的作业本小组于4月12日去了北校的考研自习室,在自习室看到的情况是:自习室空荡荡的基本上的人只有两个(可能是时间不对),而教室是那种可以坐下一百人的教室。下面以经管系自习室为例,经管系一共有四个本科专业。一开始的时候去自习室还要每个班限定名额。现在可以见到的事桌子上的占座便条。 深入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考研的情况对还在教室的两个人进行了简短的询问 调查对象1:xxx,会计学 问:你好,请问这个教室平时都多少人呢? 答:一般的时候十几个,多的时候二十多个。 调查对象2:xx,金融学 问:你好,请问你看到的在自习室的人都在你认真学习么? 答:经常看到有拿着手机玩的。 深思:有一部分人来自习室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的。在自习室度过一天 内部原因——目标不明确 目标不明确:部分人现在还有人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考什么专业,要考什么学校,甚至要去哪个地方都不知道)还有一部分人是哪都想去 我们不一定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目标,但至少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我们到十字路口了,总要有个前进方向。没有方向注定要在迷茫中错过最佳复习时间。给考研带来风险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根据实力定目标。报考志愿要从自己实力出发,立足于当年考研成功。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公共课能达到国家分数线,报考哪一个招生单位都没问题;还有同学认为,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专业试题难度接近,要报就报名牌大学;也有同学认为,大学就读地方大学无可奈何,这次上研究生一定要选择名牌大学,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报考研究生是在所报招生单位的同一专业范围内竞争,报考志愿越高,竞争对手就越强,考取的可能性就越小。近年来,学生考研明显向名校集中。例如:2002年报考北京大学1.81万人,浙江大学1.5万人,复旦大学1.37万人,中国人民大学1.2万人,清华大学1.15万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报考人数也超过万人,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就咱们专业13界的,有几个学习还不错的学姐学长没考上,有两个是报北京的中科院的。我觉得了解自己还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要妄自菲薄,只是要认清自己的位置。 考试之后的风险 风险无处不在,并不是到了分数出来的时候就是尘埃落定。在这之后还是存在风险的。在最后的环节也就是在复试的时候还会有一部分被导师给刷掉。 我们不能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的能力,并将外界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