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教室中他与她性别与科学教育.docVIP

自然科教室中他与她性别与科学教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科教室中他与她性别与科学教育

自然科教室中的他與她—性別與科學教育 鄭宜真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TEL:(089)323353 e-mail:jengyj@frps.ttct.edu.tw 摘 要 本文是採用質性研究中的觀察、訪談法,探討國小學童性別在學習科學的興趣與成就之間的關係,研究的目的是想要瞭解國小學童在學習自然科學的過程中,「性別」與學童學習間的關聯性。 作者自八十九學年度下學期開始進行資料收集,研究者除了進行定期的學童訪談之外,亦持續地觀察不同性別學童在自然科教室的學習互動型態,包括其師生互動、同儕互動、以及教科書中的性別觀。在分析資料的過程中,作者採用持續比較法與三角校正,經由交叉檢核課前(後)的訪談資料、課堂教學的觀察紀錄,瞭解課堂上存在的性別差異學習環境,進而探討建立一個無性別差異的學習空間。 關鍵詞:性別、科學教育、兩性平權 緒論 研究問題的敘述 近代科學發展以來,「女性」與「科學」之間種種矛盾、不安定的關係,一直是科學界論述中的一個重點。十七世紀時亞里斯多德學派人認為,女性缺乏所謂的「生之火」,因此無男性的勇氣、理智,故無法進行縝密的思考;而十八世紀的解剖學者們則指出,女性的腦容量只有男性的一半大,因此腦容量的不足是女性不能從事科學工作的原因,至於二十世紀的今天,普遍認為女性在「空間能力」遠遠遜於男性,「性別差異」仍舊是科學成就差異的指標所在。 談到性別角色的發展,我們可以追溯它可能早至嬰兒時期就已形成,無論學習方式、生活習慣、應對進退,似乎都與「性別」有關。例如男、女性剛開始接觸到性別的差異,可能是從小時候是穿著藍色或粉紅色的衣服等象徵而來,此外,在學齡前期的學童,也會「自然」地期待不同的玩具、遊戲、以及父母、師長不同的對待方式,而這種自然的「習慣」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被周遭環境因素強化著。這種的「性別差異」,不管是從哲學觀點上來討論男女主客觀思考的不同、或是從社會學的性別差異變遷切入、又或是從心理學來分析性別造成的種種不同,整體看來,「性別差異」是否造成了不公平、阻止了某些人的成長機會,都還存有爭議。透過社會上存有的許多性別差異的現象,我們可以從中見出端倪,例如就職業而言,有屬於「男性」和「女性」意義明顯的工作—例如「男」醫生和「女」護士;就教育而言,在教科書內容、各級就學人數比率上也可以發現有性別差異的現象,其中日漸被人所注意的是,女性在數理領域尚難以突破的「玻璃天花板」的障礙。 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男女生在學習科學上是否有其不同的學習興趣,而性別間的學習型態的不同,又是如何影響到他們對科學成就的認知,最後由以上發現歸納出結論,其結論有助於提供教師在教學上注意到適性學習的議題,建立一個無性別障礙的自然科學習空間。 研究目的 經由上面所陳述的問題,本研究所想要達成的目的有下列四項: 探究國小學童在科學成就及對科學的態度中,性別差異的現象。 探究國小學童在科學成就及對科學的態度中,形成性別差異的原因。 探究國小學童在自然科教學活動時,性別差異的現象。 文獻探討 科學興趣中的性別差異 對科學的態度與興趣﹙scientific attitudes intrest﹚常指學生對科學知識、科學活動、科學事業與科學家的喜好態度與觀點﹙黃幸美,民84﹚。Benbow和Minor﹙1986﹚,Ethington和Wolfle﹙1986﹚及Schibeic和Riley﹙1986﹚指出,學生的科學態度會影響其科學成就,對科學課程或學習活動,持有正向態度者,在科學相關課程的學業成就亦具正向促進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在追蹤高中科學資賦優異學生的調查報告﹙民81﹚中指出,科學教育資優生在經過大學聯考推甄之後,男女生仍多數選擇醫學、機械、建築、資訊工程、物理、化學等科系,可見科學教育資優生持續其數理、科學興趣,並於大學選擇相關科系就讀。 對科學的興趣方面有許多的研究都顯示出性別差異的現象﹙何榮桂,民72;盧欽銘、路君約,民65﹚,有學者調查國小四、六年級學生的科學興趣,發現男生比較喜歡岩石與土壤、地球與太空、電磁,而女生比較喜歡聲音、活的物體、空氣與水(楊龍立,民80)。江啟昱﹙民84﹚分析3744位國小學童的科學態度及相關經驗之後發現,男生興趣較高的是動物、太空、力與運動、光、電與磁、岩石與礦物等知識種類;女生興趣較高的是植物、顏色、聲音、醫療疾病、天氣、月亮與星座等知識種類。而在英國的國家調查部分,在十一歲學童的部分,發現

文档评论(0)

phl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从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建筑从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