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知识中医诊断学知识.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知识中医诊断学知识

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 2012 2012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之病理脉象 为方便广大考生,新阳光教育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相关考点,以供参考。 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叫做病脉。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及个体生理 特异之外的脉象,均民各病脉。不同的病理脉象,反映了不同的病症,我国最早的脉学专书 《脉经》提出二十四种脉象,《景岳全书》提出十六种,《濒湖脉学》提出二十七种,李士 材的《诊家正眼》又增加疾脉,故近代多从二十八脉论述。 脉象是通过位、数、形、势等四方面来体察。位即脉之部位,是指在皮肤下的深度而 言。 脉位分浮沉,浅显于皮下者浮脉,深沉于筋骨者为沉脉。数即至数,是指脉动的速率, 脉数分迟数。一息不足四至为迟,一息五、六至为数。形即形态,包括脉管的粗细及其特殊 形象,指下予以辨形,如芤脉似葱管,动脉似豆等。势即脉动的气势或力量,以辨虚实。如 脉来势大,有力为实,脉动势小,无力为虚等。 1 1 (11)浮脉类 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故归于一 类。 ①浮脉 【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 【主病】表证、虚证。 【脉理】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脉气鼓动 于外,脉应指而浮,故浮而有力。内伤久病体虚,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亦有见浮脉者, 必浮大而无力。 ②洪脉 【脉象】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 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 【主病】里热证 【脉理】洪脉的形成,由阳气有余、气壅火亢,内热充斥,致使脉道扩张,气盛血涌, 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正虚邪盛的危险证候或 为阴液枯竭,孤阳独亢或虚阳亡脱。此时,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 ③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如帛在水中。 【主病】虚证,湿证 【脉理】濡脉在主诸虚,若为精血两伤,阴虚不能维阳,故脉浮软,精血不充,则脉 细;若为气虚阳衰,虚阳不敛,脉也浮软,浮而细软,则为濡脉。若湿邪阻压脉道,亦见濡 脉。 ④散脉 【脉象】浮散无根,至数不齐。如杨花散漫之象。 【主病】元气离散 【脉理】散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的危重证候。因心力衰竭,阴阳不敛,阳气 离散,故脉来浮散而不紧,稍用重力则按不着,漫无根蒂;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 行,故脉来时快时慢,至数不齐。 ⑤芤脉 【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失血,伤阴 【脉理】芤脉多见于失血伤阴之证,故芤脉的出现与阴血亡失,脉管失充有关,因突 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 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因而形成浮大中空之芤脉。 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 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 ③革脉 【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脉理】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由于精血内虚,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如之阴寒之气 收束,因而成外强中空之象。 2 2 (22)沉脉类 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一类。 ① 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主病】里证。亦可见于无病之正常人。 【脉理】病邪在里,正气相搏于内,气血内困,故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 弱,阳气衰微,气血不足,无力统运营气于表,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② 伏脉 【脉象】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脉理】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而出现伏脉;若阳气衰微欲绝, 不能鼓动血脉亦见伏脉。前者多见实邪暴病,后者多见于久病正衰。 ③ 弱脉 【脉象】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