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单片机系统扩展
图9.20 利用串行口扩展输出口 编程把片内单元20H、21H中的数字取出,由串行口送给显示器,显示相应的数字。 按题意编程如下: MOV R7,#2 ;设置显示位数 MOV R0,#20H ;设显示数据区指针 MOV SCON,#00H ;设串行口方式0 DISPl: MOV A,@R0 ADD A,#0BH ;设置偏移值 MOVC A,@A+PC ;取X段显示码 MOV SBUF,A ;启动串行口发送过程 JNB TI,$ ;等待一帧发送结束 CLR TI ;清串行口发送中断标志 INC ?R0 ;修改指针取下一个数 DJNZ R7,DISPl RET 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 ;0, 1, 2, 3, 4的 ;显示代码 DB 92H,82H,0F8H,80H,98H ;5, 6, 7, 8, 9的 ;显示代码 2.利用专用芯片实现串行口的I/O口扩展 采用移位寄存器扩展I/O口,如上述的74164、74165等,这类芯片的输出一般不带锁存,在大部分场合不适用,同时还存在扩展片数多等缺点。采用专用芯片,如EMC公司生产的带串行接口的I/O扩展器EM83010、成都国腾微电子设计中心生产的具有大量I/O口扩展功能的串行接口芯片GM8164,具有功耗低、速度快、封装小、成本低、占用CPU硬件资源少、接口电路与控制时序简单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实现大扩展口的各领域。下面以GM8164为例,说明利用专用芯片实现串行口的I/O口扩展。 1) ?GM8164的性能特点 GM8164主要的性能特点如下: (1) 扩展I/O口数量众多,可提供32位数据输入口和40位数据输出口。 (2) 可同时提供8个开漏输出口,并能方便地进行电平转换和驱动。 (3) 带有可达1 MHz的全速率同步串行接口,能非常方便地与通用MCU接口。 (4) 可多个芯片级联,以扩展I/ O 口的数量。 (5) 工作电压为2.7~5.6 V,可适应多种应用。 (6) 静态电流典型值为3 μA(3.3 V时)。 (7) 动态电流在时钟频率为1 MHz时的典型值为13 μA(3.3 V时)。 (8) 具有PLCC-84和QFP-80两种封装形式。 2) ?GM8164的引脚功能 图9.21是GM8164采用PLCC-84封装时的引脚排列图。 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1) ?I0~I31:异步并行数据输入端(带施密特触发器)。 (2) ?O0~O39:并行数据输出端(O0~O7为OC门输出,耐压15 V),相当于5个8位并行口(QFP-80封装为Q0~Q37)。 (3) ?DIN:同步串行数据输入端。 (4) ?DOUTA:6位同步串行数据输出端。 (5) ?DOUTB:32位同步串行数据输出端。 (6) ?DOUTC:40位同步串行数据输出端(QFP-80为38位)。 (7) ?CLK:时钟输入端。 (8) ?I/O:串行/并行数据输入允许端。 (9) ?LE:O0~O39(O37)并行数据输出锁定控制端。 (10) ?OC:O0~O39(O37)并行数据输出允许控制端。 (11) ?VDD:电源端。 (12) ?GND:接地端。 图9.21 GM8164的引脚图 3) ?GM8164的性能参数 (1) ?GM8164的极限参数如下: ? 电源电压VCC:-0.5~7 V; ? 输入电压VI:-0.5~VCC+0.5 V; ? 输出电压VO:-0.5~VCC+0.5 V; ? 直流漏极电流(每个输出)IO:±25 mA; ? 直流电流(VCC)或地端电流ICC:±50 mA; ? 工作温度范围:-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