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和伦敦塔-古城堡文化遗产论衡.docVIP

钓鱼城和伦敦塔-古城堡文化遗产论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钓鱼城和伦敦塔-古城堡文化遗产论衡

钓鱼城和伦敦塔:古城堡文化遗产论衡   坐落在欧亚大陆东方群山之中、史称“川中八柱”之一的“钓鱼城”(今属重庆合川),是宋元交替时代四川乃至中国古城堡建设的经典之作。而地处欧亚大陆最西边伦敦市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塔”,则是同时期英国乃至欧洲古城堡建设的经典之作。由于前者仅仅被定性为“风景”(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后者早已头戴“世界文化遗产”桂冠(1988年),享有人类顶级文化遗产地位,故通过对两者若干组具体案例的比较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认知川渝地区丰富厚重的古城堡遗址资源中蕴涵着的独特而辉煌的历史人文价值,揭露川渝与欧洲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繁荣文化产业方面存在的差距。 一、钓鱼城的城堡防御体系与布局特色 1. 城堡坐落地势。钓鱼城坐落在嘉陵江、涪江和渠江环抱的钓鱼山半岛、比高约150米的山顶,海拔高程为391米。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15分15秒;北纬29度59分35秒。它所处地势虽不算太高,但临江地势多为陡坡和悬崖,可资防守方利用。 2. 城墙防御体系。防御城墙是钓鱼城的主体建筑,其构筑原则是着眼于充分利用险峻地势来增强抗攻城能力,故其走势呈不规则的蜿蜒崎岖状,可谓用尽了山势和水利。(图一)钓鱼城防御城墙(含环山城墙、部分南北一字墙)的总长度约为8000米以上。环山城墙基本建筑尺度为:城高6.9-10米,城顶宽一般为2.5--5.2米,最宽处达14米。构筑方式为,城墙及城垛的向外和顶部表面,主要由当地岩石打凿成的工整条石加石灰粘合材料砌成,其内由条石或卵石加黏土填充夯实。 作为城墙防御体系,钓鱼城的重大的创新在于南、北一字墙的设计与构筑,这也是宋元时代四川临江古城堡建筑的共同特点。其功能至少有三项:一是封锁城堡临靠嘉陵江的南、北缓坡;二是防护连接嘉陵江航道及补给码头的通道;三是阻挡三江航道防其被敌军利用。已经考古发掘证实的南一字城墙由东、西两道墙构成,两墙内控制缓坡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全长约750米。(图二)南水军码头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基本上全部由条石构筑。新查明的北一字城墙,从出奇门顺山势直抵嘉陵江边的北水军码头,全长约850米。(参见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合川钓鱼城南一字城遗址考古报告》)另外,在南一字墙与环城墙交汇处,还构筑了类似于伦敦塔古城堡的内外双城墙,以期加强薄弱部位的防御稳定性。 3. 城门和城楼。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2011年钓鱼城考古发掘中,新发现了以前未知的南一字墙的东、西两座城门及建于其上的城楼。至此,钓鱼城的城门及城楼由原先已知的9座增至11座。与城墙结为一体的城楼,其功能至少有三项:一是通过扩展加固城墙某关键段,使之成其为防御体系的主要支撑点;二是控制管理进出城堡的通道;三是设楼充当驻军、警戒和指挥所。其作用与欧洲古城堡的塔楼大致相当。考古专家对此的评价是:“设计精巧,结构完善。”(出处同上) 4. 城堡附属防御设施。护城壕沟、引桥和吊桥,这类欧洲古城堡常见的辅助防御设施,钓鱼城及川渝地区的宋元古城堡一般都省略了。究其原因是,后者在建设选址时,高度重视依托川渝各地的险峻山势和汹涌江河来增强城堡的防护力,同时还可大量节省资源投入,令此类附属防御设施成为多余。 5. 城堡占地面积与平面布局。钓鱼山半岛临江山脚周长约20余公里。坐落于山顶环形城墙内的古城堡,可屯粮聚兵的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据史书记载最多时该城堡曾容纳8万户共17万人,控制地域为方圆40余里。(参见刘道平:《钓鱼城的历史与文化》第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 依据学界共识,古城堡是以防御为第一功能的建筑群,而古城市则是以社会生活为中心兼顾防御的更大建筑群。钓鱼城内的建筑遗址显示出该城堡工程布局的特色是:“官治民享,军民联防,平战转换便利,持久攻守皆优”,表现为下述诸项:一是建有官衙、兵营、庙宇和大量避难民居;二是筑有朝各方向快速机动兵力的跑马道;三是设有武器作坊和仓库;四是建有供量充沛并能养鱼的水源设施;五是开劈了能供给部分食物的农地;六是构建了能充分利用三江航道的交通设置,等等。总之,钓鱼城呈献给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独特、精彩和深邃的。 二、伦敦塔的城堡防御体系与布局特色 1. 城堡坐落地势。伦敦塔的官方正式名称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矗立在著名的伦敦塔桥桥头,海拔高程接近零,其地理坐标为:西经0度04分32秒;北纬51度130分18秒。所处地势不高的城堡三面为伦敦城市拥抱,另一边紧靠泰晤士河,既可扼守航道,又可助守军防守。 2. 城墙防御体系。伦敦塔的防御体系,由内、外两道带二十几个塔楼的城墙,围绕自成堡垒的白塔构成,均由石灰岩或花岗岩凿制的石块精砌而成,墙体厚度约为4-6米,墙体最高处距地面约为10-15米。俯瞰内外城墙,两者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