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40例资料。按住院期间有无发生低血糖分为两组,A组为发生低血糖,B组为未发生低血糖。观察低血糖发生时间、临床症状,比较两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及体重指数(BMI)。 结果 ①2型糖尿病患者共640例,其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190例,男97例,女93例。②发生低血糖最多的时间为午餐前、早餐前和凌晨。③低血糖的主要症状为心慌、手抖、出汗。④A组BMI小于B组,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病程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岁;不分性别。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急症;Ⅲ或Ⅳ级心力衰竭;有严重肝脏疾病;有严重肾功能损害;急、慢性感染;妊娠。
1.2 研究方法
我院内分泌病区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均采取一日7次的血糖监测,监测时间包括: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详细记录血糖值,个别血糖波动较大,或更换方案时,还会增加监测凌晨0∶00以及3∶00的血糖值。统计出各监测点低血糖例数,对其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及体重指数(BMI),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6 h不救治可以导致死亡。另有报道严重低血糖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7-9]。
3.1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本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有190例发生了低血糖,占同期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29.6%。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在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糖尿病教育是核心。因为,对于糖尿病治疗来说没有哪一项措施能离开患者的配合而显效的,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和指导,使患者具备与糖尿病终身相伴的知识和能力,终身配合治疗[5]。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低血糖的症状(每例患者的症状是不同的),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慌、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力模糊、面色苍白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吐字不清、性格改变、意识障碍、昏迷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处理。尽量避免低血糖的诱发因素:胰岛素应用不当;注射后未按时进餐或进餐量太少;临时性体力活动量过大;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用量过大;空腹大量饮酒等。 3.2 规范低血糖急救流程
本研究发现,许多患者不熟悉低血糖的救治方法,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糖尿病患者,所以在发生低血糖时不敢吃糖块,只是吃些饼干和馒头等,担心引起血糖的升高。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吃的食物应该为糖的含量越高越好,及时纠正低血糖,以免进入昏迷状态。意识清楚的患者应立即给予糖块2~4块,或糖尿病患者专用的葡萄糖2~3片口服,或含糖饮料100 mL,此时糖水越甜越好;15 min后再次监测血糖。对已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给予50%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15 min后再次监测血糖,并查明低血糖的原因,避免低血糖的再次发生。英国著名的医学家指出“一次非常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可以抵消一生的良好血糖控制的益处”。
3.3 加强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发生
通过本调查发现,午餐前低血糖的发生率最高(54例),其次是早餐前(41例)。有低血糖症状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心慌、手抖、出汗等,还有65例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护士监测血糖时才发现。无症状低血糖更加可怕,可直接导致患者进入昏迷状态。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血糖的波动,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指导饮食、运动和药物的调整,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自我血糖监测方便、快捷、准确性高,但仅测定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数值,容易遗漏血糖动态变化信息,不能发现夜间可能出现的无症状性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获取信息量完整,可以发现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助于判断清晨高血糖的真实原因(黎明现象或者Somigyi现象),有助于准确评价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作用效果。患者刚开始监测血糖时,推荐每天监测4次,持续1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天至少监测4次,即每餐前和睡前血糖;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者,每周监测血糖1~2次,将血糖结果详细记录在记录本上。
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会增加。分析原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在确诊糖尿病时,50%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职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理念和实施.doc
-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方法与途径.doc
- 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想象力.doc
- 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究.doc
-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践探析.doc
- 高职英语泛读网络教学问题和实施探究.doc
- 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探究.doc
- 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问题和对策.doc
-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纠错策略探究.doc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doc
-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doc
- 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研究.doc
- 28例急性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护理.doc
- 2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探究'-- SiO2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探究.doc
- 2烧结机低水分烧结实践'-- 莱钢3×105m2烧结机低水分烧结实践.doc
- 2微米激光和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比较Meta研究.doc
- 2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甲醛条件优化'-- TiO2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甲醛条件优化.doc
- 3.2万亿盛宴-盘点十大信息消费个股.doc
- 2株山羊葡萄球菌药敏和诱导性耐药检测.doc
- 2个玉米新品种耐密性探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