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相思人》创作背景和风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懂得相思人》创作背景和风格

《懂得相思人》创作背景和风格   [摘 要]艺术歌曲的特点就是将音乐与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的歌词显现出诗的律动,它的旋律跳动着诗的脉搏,形成一种“诗乐相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研究诗歌的创作风格与背景对于更好地理解演绎歌曲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歌德 诗歌 艺术歌曲 创作风格 文化背景 歌德曾经说过:“音乐是诗歌的真正源泉……一切诗歌都从音乐产生,并回归于音乐”。[1]由此可见,歌德本身就是一名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他对于音乐的本质和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贝多芬曾认为,没有比歌德的诗更适合谱曲的了。歌德诗歌的音乐性促进着十九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也可以说艺术歌曲对于歌德诗作的传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艺术歌曲《懂得相思的人》作为歌德诗《迷娘之歌》的第二首,延续了歌德对于音乐与诗歌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作本身就是歌德书中人物迷娘所演唱的歌曲,可以说生来就是为了艺术歌曲而作,全诗结构紧凑而全面,情感炽烈且直接。本文将结合歌德诗歌的创作风格以及《懂得相思的人》的音乐文化背景来谈一谈诗歌与音乐的相辅相成。 一、歌德诗歌的创作风格 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德国伟大的诗人,享誉世界的文化巨匠。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有二千五百余首长短诗歌,并且风格迥异[2]。歌德对他的秘书爱克曼讲过:“我全部的诗都是即兴诗,它们被现实所激发,在现实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3]而当这些诗作被作曲家选作谱曲的创作对象,以艺术歌曲的形式流传于世间时,就很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认同与共鸣。 1770年,当歌德遇上了赫尔德,便将其领入了诗歌领域一个新的世界——民歌。赫尔德曾经广泛搜集、发掘民间文学宝库,整理并出版了《各民族人民的声音》一书。受其影响,歌德也开始在斯特拉斯堡周围一带进行民歌搜集活动,他的许多诗歌是仿造民歌写作的,例如《瑞士之歌》、《捕鼠人》等都像民歌一样广为流传。与民歌的接触,使得歌德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就是歌德的抒情诗情感变得更加自然真挚,不拘格律,风格更为多彩多姿。 抒情诗一直以来都是作曲家们的优先创作对象。由于音乐能够直接而深刻地表现人类最复杂、最微妙的情感体验。当抒情诗与音乐以艺术歌曲的形式结合到一起,将抽象的内容相对具体化,就会使音乐的表达借助文字而获得更加明确的表现力。[4] 抒情诗中的爱情诗在歌德的诗作中占着非常大的比重,如《野蔷薇》、《整年的春天》、《苏来卡之书》等等。《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作为歌德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其中的爱情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懂得相思的人》作为书中人物迷娘所演唱的歌曲,正是一首具备了“爱情”和适当的“哀怨”的好诗。 二 、《懂得相思的人》诗歌文化背景 要了解艺术歌曲《懂得相思的人》,首先要了解诗歌《懂得相思的人》的文化背景。《懂得相思的人》(Nur wer die sehnsucht kennt)选自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德国大诗人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用了大约二十年的 时间从事这部小说的写作。小说中的主角威廉·麦斯特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是个市民阶级知识分子。他与作者歌德本身一样,受到木偶戏的鼓舞,从小就醉心于戏剧艺术,鄙视商业,希望将来建立德国民族剧院,以戏剧来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识。他从结识当地剧院女演员起,到参加流动剧团,在伯爵府邸演出,参加塞洛的固定剧团,研究莎士比亚,演出《汉姆雷特》为止,不断从实践中取得经验,接受教育。 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威廉·迈斯特也在苦苦追寻自己的爱情归属娜苔莉。他与娜苔莉的第一次相见就像是一幕“美女救英雄”的戏剧,如惊鸿一瞥,芳踪杳然。小说中威廉一直沉浸在对娜苔莉的相思之中。而《懂得相思的人》正是出现在小说的第四卷第十一章“回忆伯爵夫人和女骑士——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便条上再也没有写其他任何东西,然而这笔迹就和那时美人儿亲临一样,似乎使他沉溺在梦幻般的相思中,这时迷娘和琴师用最热烈的表情唱出一支歌曲,作为不规则的二重唱,这支歌曲正和他的情绪完全合拍。”[5]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哀怨!我独自一人,在这里,与欢乐无缘。我仰望苍穹,向远方送去思念。哎,那知我爱我者,他远在天边。我五内俱焚,头晕目眩。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能了解我的哀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这首诗作的演唱者,小说中的另一个灵魂人物迷娘。迷娘原是意大利贵族的后裔,她的父母是亲兄妹,由于错误的结合而生下她。童年时被马戏团走钢丝演员拐骗,沦为杂技小演员而备受虐待。后来被主人公威廉·麦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