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科技小发明讲座_.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小发明讲座_

科技小发明、小创造 专题讲座 发明非常难? 是大科学家们做的事情? 发明就是创造一种全新的东西? 不是的,发明也可以是一种“小改造”,我们小学生也可以搞小发明。 只要我们要留意身边的物体,看看它们有什么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改造”,就成了一样“小发明了”。 同学们,只要你想到了“有趣的改造”,就动起手来吧!自己做不出来,可以让家长帮忙做,也可以让家长找一些店铺的师傅做出来! 如果你的“小发明”比较有新意,还可以参加中山市科技创新大赛哦! 小发明、小创造方法: 1、加一加 2、减一减 3、扩一扩 4、缩一缩 5、联一联 6、仿一仿 7、变一变 8、改一改 上衣与裙子加在一起,就成了女孩子们夏天爱穿的连衣裙: 把帽子与衣服加在一起,就是流行的新颖风衣: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他日常使用的钢笔杆上贴上日历 ,成了日历钢笔。它既可以写字,又可以查日期,写起日期来可用得上了。 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看到妈妈给小弟弟喂牛奶时,怕烫着小弟弟,先尝一尝试试温度。 他想,这样不卫生,但不尝一尝又无法知道牛奶的温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想到了“加一加”,就设计在奶瓶内壁上装一支温度计。这样,不用尝就可以准确地知道瓶内牛奶的温度了: 加一加的方法又叫做组合法;可以分为: (1)直接组合:就是将两种物品直接或通过简单的连接,成为一种新的产品。 (2)附加组合:是将其中一种物品附加到另一种物品上的方法。以其中一种物品的功用为主,在其原有的功用基础上增加新功用。 (3)形状组合:是将一种物品的外观形状与另一种物品的形状加以变化进行组合,或是将一种物品的外形借代给另一种物品,形成一种新型外观的实用产品,使其式样更新颖,更加符合人们的爱好。 2、减一减 减一减可以这样想: 能在某件东西上减去什么吗? 把它降低一点,减轻一些行不行? “减一减“后,变成什么新东西? 它的功能、用途起了什么变化? 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时间,减少次数可以吗? 生活中用“减一减”的方法发明新事物或解决问题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如我们平时见到的茶几都是4只脚的。有一个同学用“减一减”的办法,减去了两只脚。把剩下的两只脚改作成L形。这样,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把脚插入沙发的底下,增加了沙发前的空间面积。 3、扩一扩 我们可以这样想: 这样东西如果放大,扩展(声音扩大、面积扩大、距离扩大……,它的功能与用途会有哪些变化?这件物品除了大家熟知的用途外,还可以扩展出哪些用途? 例如,有一个小朋友在雨天和人合用一把雨伞,结果两人各淋湿了一个肩膀。他想到了“扩一扩”,就设计了一把双人伞,扩大了伞面的遮雨面积。 还有一个小朋友看书时爱摘录好词好句,但在摘抄时,书页容易被风吹乱。他先是用回形针去夹书,后来他想到了“扩一扩”,就利用回形针的原理,把回形针扩大,制成了一个又能搁书,又能夹书的压书器。 4、缩一缩 “缩一缩”的思路是这样的: 把某件东西压缩、缩小、它的功能、用途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用“缩一缩“的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 人们使用“缩一缩“的办法制造出一种袖珍雨衣。这种雨衣折叠起来只有一包香烟那么大,重量只有50克左右,深受旅游者的欢迎。 还有如袖珍收音机、压缩饼干、浓缩鱼肝油等等,都是“缩“出来的。 例如,把一般的保温瓶缩小。就成了新东西——保温杯了。 二年级小朋友发明的“小鸟喂食器”也是成功的“缩一缩”的例子。她模仿粮食店里的售米器,加以缩小,改进,利用一只废弃的塑料药瓶,下端开一个圆洞,用一个锥体形的软木塞连接。瓶内装满小米。用手一按小铁丝,软木塞向下松开,小米就漏下来,顺着一个小漏斗“流”进鸟笼。手一松,一根弹簧将铁丝往上拉,带动软木塞顶住圆洞,小米就停止下漏。 5、联一联 什么是“联一联”呢? 可以这样想: 某件事情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呢?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两样或几样事物联系起来,会发现什么规律?把几样东西联系起来,或几件事情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有一个小朋友设计的自来水自动关水装置就是一个例子。 6、仿一仿 所谓“仿一仿”可以这样想: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模仿它的某些形状结构或学习它的某些原理、方法。这样做,会有什么良好的效果?这样会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模仿不是照搬,而是从现象中寻找规律,模仿中有创造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