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课件z_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标要求: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
2.特点:
(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庄严的题材,主张表现纯洁
静穆的内容。
(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强调法则
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现。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线造型,对
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
安格尔(1780—1867),16岁师从大卫在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他重视对“自然”的观察,追求的是简洁的线的节奏。在他看来,形是主要的,色彩终归是属于感情范畴的,他的守则是素描生于色彩,规范重于自由发挥、遵守传统先于革新
拿破仑加冕式 大卫(法)
3.代表人物及作品
1.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波旁王朝复辟(1815—30年代),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出现了浪漫主义美术。
二、浪漫主义美术
2.特点:
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不满现实,追求幻想,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重色彩轻素描。
2017-11-8
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有什么不同?艺术表现方式有何差异?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名家评史】
【观点】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这时尽管新古典主义在艺术界仍占有优势,但它所崇尚的那种不变的美的模式和对客观对象的执着研究,同时代精神格格不入,成为束缚艺术发展的陈腐教条,代之而起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
——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
【解读】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古典主义艺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创造出一整套方法和规范,这些规范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和模仿,对共性的赞赏和颂扬。与古典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艺术,则从表现客观对象转向了表现人的主观世界,它全力去揭示人的心灵和独特的自我,放弃了古典主义那种普遍而绝对的共同美,去追寻每个人自己内心的理想美。浪漫主义不再把自然作为原型,而是把它作为“假托”,以富于诗意的想象和热情,通过自然形象寄予个人的情感,艺术成为了以个人感情为基础的创造。这种强调主观感情,努力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是浪漫主义的第一个特征。
【原创例证】下列作品中,体现“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现实来塑造形象,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这类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是 ( )
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B.浪漫主义的文艺
C.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解析】选B。题目材料信息“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正好符合浪漫主义文艺的艺术特点,浪漫主义注重表现主观感情和理想,通过瑰丽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
三、现实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
1.背景
2.特点
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3.代表人物及作品
米勒:《拾穗者》
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
画面上是一片收获过的麦地,远处有满载麦子的马车、麦垛和忙着运走麦子的人。近处三个农妇弯着腰在捡拾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