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VIP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和第П卷答案都写在标准答题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小题, 每小题分,共计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该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这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A.“春秋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 “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B.法家的严刑峻法C.道家的无为而治D.儒家的天人感应 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 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 9.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C.朱熹 D.陆九渊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A.“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B.“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12.李贽的《道古录》载:“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之不得所者哉?”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B.倡导人性的自由发展 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D.动摇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主共和C.限制君权 D.民为邦本.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王夫之认为,“不离人而别有天,不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这一主张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