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赣粤边游击区的红军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赣粤边游击区的红军教育? ? 赣粤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省南端与广东省北部交界处,是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的所在地,因此成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3月,项英、陈毅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后,在他们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赣粤边红军在失去中共中央及各方联系的情况下,在深山中与敌人周旋,进行了顽强的革命斗争。为了提高战士们的政治觉悟、军事技术与文化水平,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中共赣粤边特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打破了游击战争不能搞教育的惯性思维,使之明显区别于有固定革命根据地的苏区教育,从而使赣粤边的游击战争变得丰富多彩。    红军教育工作困难空前绝后    项英、陈毅刚刚到达赣粤边,国民党就开始对游击区进行大规模“清剿”。军事上,敌人从渡口到公路,从公路到山脚下,构筑了三道封锁线,实行“驻剿”、“搜剿”、“追剿”等战术,企图彻底消灭红军游击队。政治上,进一步强化保甲制度,实行联保连坐法及所谓的“自新”法。经济上,对游击区进行封锁,实行粮食、食盐等物资限购政策,妄图使红军饿死在深山上。在敌人的层层逼进下,赣粤边红军陷入困境,不仅军事上处于被动,而且各种物资严重缺乏。恶劣的斗争环境使得教育工作的开展异常艰难。    教材异常缺乏。项英、陈毅从中央苏区突围时,按照中央指示,除了带一些必不可少的文件等重要物资外,书籍等其他东西带的很少。敌人的残酷“清剿”使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只能在深山活动,出去购物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因此书籍十分紧缺。包括项英、陈毅在内的红军游击队员只能看看从中央苏区带来的几张《红色中华报》、一本《共产国际纲领》及一本《共产主义的“左派”幼稚病》等少得可怜的书报。那几张《红色中华报》被翻破了,还舍不得丢掉。有一天下雨,柴被淋湿了,没法煮饭,警卫员和炊事员就把它拿来引火。项英知道了,批评他们说:“在这山上什么都没有看的,这点书报就是很宝贵的精神食粮呀!那两本书以后你们可要好好的保管了,可不要随便丢掉啊!”有时能得到一张半张包东西的国民党的旧报纸,也是如获至宝。《共产主义的“左派”幼稚病》和《列宁主义问题》这两本书,更是被翻得破破烂烂,大家把它当宝贝,封面裱了又裱,里面补了又补,行军的时候抢着背,驻下的时候抢着读。    没有专职教师,也没有固定教室。敌人的“清剿”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中共赣粤边特委及红军游击队随时要战斗,随时要行军转移,所以他们没有固定的驻地,更没有固定的教室和专门的教师来上课。教师都是自己的战友或领导,大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项英、陈毅、杨尚奎、陈丕显等领导人都成为了教师中的一员。他们既要上课,又随时要经受战争的考验。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赣粤边红军不仅不能住房子,连住“棚子”都是流动的,所以“教室”也常常随着驻地转移,在行军途中也一样授课。他们席地而坐,“大地”便成了“空旷的教室”。    没有专项教育经费,全“免费”教学。中央苏区时期,教育一般都有专项经费,老师上课有一定的薪酬。但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艰苦的条件使得这一切都不可能。给养的困难导致红军经常面临着饥饿、寒冷、疾病的威胁。红军有时十多天或一个月没有饭吃,基本靠吃野菜、野果维持生存,冬天仍是单衣裹身。有限的经费只能用来购买必不可少的粮食、衣物以及枪械,除了油印材料外,教育经费几乎没有。教师也是战士,也是军队的一员,他们授课全都免费,与学生一起同甘共苦。    面对没有课本、没有教师等诸多的困难,他们没有吓倒,而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它们逐一克服。项英曾风趣地说道:“没有课本,我们自己编写嘛,没有老师就互教互学。”    自编教材的内容生动且通俗易懂,与游击战争紧密结合,非常适合战士的口味,符合游击战争的需求。项英、陈毅等亲自编写了政治教材如《群众工作必读》、《反对十大坏现象》、《反叛徒斗争讨论大纲》,时事教材如《帝国主义》、《关于国共合作政治问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问答》,军事教材如《步哨守则》、《战士必读》、《红色指挥员必读》等。为了解决文盲的学习问题,他们还编写了文化识字课本。这些教材有个特点,就是同一个内容的教材有深有浅。有的适合干部和文化较高的同志阅读,有的适合战士和文化较低的同志阅读。项英每写好一份教材的初稿都要叫与教材水平相当的同志先看,并讲解给他们听,如果他们听不懂,就再做修改,直到听得懂,才定稿印发给游击队学习。    教师人数不够就在红军内部选,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干部和战士都可以成为教师。所有的教师都是双重身份,既是战士(或领导)又是老师,与学生即是战友关系,又是师生关系,关系融洽。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老师选取有一定马列理论水平、政治觉悟高的干部;军事教育一般选取有斗争经验的指战员或优秀战士;文化教育则是选取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干部或战士。教师上课经验不足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