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土保持规划-浙江水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水土保持规划-浙江水利

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 地理位置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8°~123°,北纬27°31′~31°31′之间,北与江苏省和上海市相连,西邻安徽省和江西省,南与福建省相接,东临东海。 1.1.2地形地貌 全省以丘陵山地为主,丘陵山地面积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0%,“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我省地貌的基本特征。全省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分布,北部及东部沿海为冲积平原,地形平缓,河网纵横,东部沿海海岸线蜿蜒曲折,大陆海岸线长达2253公里,半岛与海湾错落分布,海域岛屿众多,共有3000多个,星罗棋布。 丘陵山地切割强烈,地形破碎,地面坡度大,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详见附表1。 1.1.3 水系 浙江省河流众多。自北而南有苕溪、钱塘江(包括曹娥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七条主要水系,主要特征见附表2。除苕溪注入太湖属长江流域外,其余均独流入海,属我国东南诸河流域。 1.1.4 降水 本省降水充沛,在全国属于丰水湿润区。全年降水日数140-180天,多年平均年雨量1100~2200毫米间,全省平均为1604毫米,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大于丘陵、平原,沿海大于内陆,海岛小于沿海平原。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一般为两个相对雨季和两个相对旱季,呈双峰形分布,三月至六月为春雨梅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40-60%,入秋后的九月是台风雨季,以浙北和沿海地区尤为明显。浙西内陆很容易出现伏旱和秋旱。 雨季多暴雨,年暴雨日数一般在20-50天,主要发生在五至九月,以浙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较多。一日最大暴雨在沿海地区达到250-300多毫米,在内陆也可达到200-250毫米。 1.1.5 地面组成物质 沿海、内陆平原覆盖着深厚的第四纪沉积物,浙中金衢盆地四周的低山丘陵为中生代红色砂页岩及部分第四纪沉积物,浙西北山地为古生代沉积岩,浙东南山地及沿海岛屿为中生代火山岩。 丘陵山地的土壤主要是红壤、黄壤、紫色土、石灰岩土、粗骨土、石质土等。 1.1.6植被 本省在全国植被分区上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原始植被成分遗存很少,主要植被为常绿针阔叶次生林、松灌残次林、灌木小竹丛、草灌丛及人工林。常绿针阔叶次生林主要分布于开化、淳安、临安、安吉、德清、龙泉、庆元、遂昌、云和、景宁、松阳、武义、江山等县(市)。 1.1.7主要农业气象 本省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以临海——建德一线可将全省分成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两大气候区。全省年平均气温16-18℃,全年无霜期230-275天,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热条件优越,可满足连作稻及亚热带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生理需要。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本省时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和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 1.2 自然资源 1.2.1土地资源 全省总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概查面积为10.54万平方公里,包括钱塘江河口水面面积为10.98万平方公里)。 1.2.2水资源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924亿立方米,单位面积径流量平均为92立方米/平方公里,西南多东北少。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119立方米(以1997年人口计),低于全国人均值2240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为15-20%,尚有开发利用潜力。 1.2.3生物资源 本省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07科13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5种。主要用材树种为杉木、马尾松和毛竹等,主要灌木有胡枝子、紫穗槐、麻栎等,主要果树有柑桔、杨梅、枇杷、桃、李、梨等,茶叶在全省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经济树种有板栗、油茶等,文旦柚、四季枹、山核桃、香榧、胡柚等地方著名山果特产在一定地区大量栽培,狗牙根等优良水土保持草种全省适宜,还有优良牧草100多种,药用植物1600多种。 1.2.4光热资源 本省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东北部大于西南部,平原大于山区。全省年辐射总量在4200-4800兆焦耳/平方米·年,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山区。年平均气温16-18°C,自北向南递增,其等温线大致与纬度平行,东南沿海与海岸一致。全年≥10°C的积温除浙西北山区的安吉、昌化一带外,全省从北到南基本上在5000°C以上,且有随纬度降低而逐渐增高的趋势;常年≥10°C的持续日数在230-260天之间。 1.2.5矿藏资源 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60种,其中矿物能源3种,黑色金属3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