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表现评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十一章 教師的平良知能與教學評量的解釋 第十二章 教室作為評量環境的內涵與 其評量新趨勢 第十三章 實作評量的內涵與實施策略 第十一章 教師的評量知能教學評量的解釋 前 言 第十一章 教師的評量知能與教學評量的解釋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而交互影響的活動,「評量」則是根據教學評鑑學生行為的工作。學者Kibler明確指出:評量不是教學歷程的終點,其主要目的在分析教學得失及診斷學習困難,作為實施補救教學和個別輔導之依據。 課程教材、教學、評量是教師教學成功與否的三大要素。教學方法強調創新、活潑、有趣,學習情境安排重視的是學生動手操弄經驗,學生從自我探究中,發掘原理原則,主動、積極的建構自己知識;評量重視的多元、動態的評量,強調的是實作評量、當案評量,兼重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兼顧學習歷程與學習結果的評量、兼顧認知、技能與情意評量。教師應以客觀、公平、專業的態度從事評量資訊的解釋。 第一節 評量意義與內涵 第十一章 教師的評量知能與教學評量的解釋 所謂評量(assessment)就是「蒐集、綜合及解釋資訊以協助教師作決定的歷程」。廣義的教室評量所指的是於教室中蒐集完整資訊的整個過程,此資訊可協助教師了解學生、監控教師教學、營造適宜的班級文化。 Gardner(1996),倡導所謂多元智能取向評量,其把評量定義為「獲得個人技能與潛力資訊的工具」,依此定義,評量應達成二個主要目標,一為提供有用的回饋給個體知悉;二為提供有用的資訊給周圍環境(丁振豐, 民87)。 第一節 評量意義與內涵 第十一章 教師的評量知能與教學評量的解釋 一個完整的評量,其主要因素內涵包含以下四項: 1.學生 學生是評量的主要對象,其學習狀態、學習中情形及學習後的行為改變等,都是評量所關心的。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評量的主要依據,為決定評量內涵的關鍵因素。 3.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是評量的主要歷程之一,藉由教學活動可以評量學生的學習情形。 4.教師 教師是評量的執行者,無論學前評估、學習中評量及學習後的評量,教師均具有不可忽視的主導地位。 第一節 評量意義與內涵 第十一章 教師的評量知能與教學評量的解釋 評量與測驗(test)、測量(measurement)及評鑑(eval-uation)內涵不同。評量一詞涵義較廣,包括教師於教室中蒐集資訊的多種方法。測驗指的是「正式的(formal)、有系統的(systematic)方法,此方法通常使用紙筆測驗程序以蒐集有關學生行為表現的資訊」。 測量則是指「對學生實作行為表現以量化方式或以一組數字表示的程序」。Gardner(1996)認為評量的實施在於:定期適切反省自己的目標,達成這些目標所採取的學習方式是否有效,藉著評量結果重新思考目標與歷程;評量不僅是外界對個人的評量,也包括自我評定、自我的評量。 第一節 評量意義與內涵 第十一章 教師的評量知能與教學評量的解釋 教室中教師所蒐集到的評量資訊,目的在於對學生、教學及班級氣氛做判斷,此判斷就是一種評鑑過程。因而所謂評鑑就是對學生實作表現品質或可能行動過程做判斷的歷程。 以「教師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模式並非是未來教師評量的主要趨勢,未來的教室評量主流是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 在評量歷程中,教師常要評量所教的學生、教學及班級氣氛;相同的,學生也須經常評量教師、教師教學及學生自己所在班級的班風。 第二節 教學評量實施的原則 第十一章 教師的評量知能與教學評量的解釋 學者Gronlund與Linn(1990)認為教學評量應遵循以下重要原則,才能發揮評量的實質功能: 1.評量進行之前,應先確定評量的目的或評量目標所在。 2.依據評量的目的來選擇合適評量方法,方法選擇要重視其適切性。 3.完整的評量模式是各種評量方法的統合運用,如客觀測驗、論文式測驗、自陳量表、觀察評量法、真實評量法等。 4.要適切有效使用各種評量方法,必須充分了解各種評量方法的優缺點。 5.教學評量只是達到教學目的的手段,其本身並非是教學目的。 第二節 教學評量實施的原則 第十一章 教師的評量知能與教學評量的解釋 要使教學評量發揮效果,教師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評量目標在於進步而非在於及格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