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应县木塔匾额人文魅力和旅游开发价值.docVIP

管窥应县木塔匾额人文魅力和旅游开发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窥应县木塔匾额人文魅力和旅游开发价值

管窥应县木塔匾额人文魅力和旅游开发价值   摘 要:应县木塔上悬挂的54块木匾,不仅极具文学书法上的重要价值,而且也是木塔修缮史和重要活动的珍贵史料。其间蕴藏着丰富的佛、儒、道教文化资源,有其诸多不可忽视的人文价值。为了圆广大游客不断观瞻应县木塔神圣的匾额,也为了适应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时代需要,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的不少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不断开发出各种比例的应县木塔模型,上面的匾额也如实地一一展现,体现出了应县木塔无限的旅游经济价值。 关键词:应县木塔 匾额 人文魅力 旅游开发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92-03 “1000年文化看北京,3000年文化看陕西,5000年文化看山西”,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山西,有着太多令人向往的山水风光、文化遗产。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是晋国的领地,所以简称为“晋”。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瓜分,所以山西又称“三晋”。悠久的历史给山西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存的古建筑更是居全国之首。如今,山西宋代以前的地上古建筑约占全国总数的70%多,被誉为“古代建筑的博物馆”。那么,在山西省数不清的地上古建筑中,观赏或研究无非围绕其中的“古、朴、拙、淳”四字,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魂。这其中,应县木塔是最具代表性的。 坐落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塔高67.31米,共9层,其中4层是暗层——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对应县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 年实地测绘测得)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约2600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公布),堪称人类木结构建筑史上的瑰宝,国内唯一,举世无双。 如此高大雄伟、结构精巧的天下奇塔,历代帝王将相、商客绅士、文人墨客、佛门人物利用牌匾、楹联这一艺术形式发挥了奇妙的作用,如同画龙之后再点上睛,把古木塔装饰、辉映得更加绚丽多姿、庄严神圣。 现存塔上和大寺门牌楼的54面珍贵牌匾,基本是历代维修时安立的。它以浓烈厚重的佛教文化为主调,将唐末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乃至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直观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这个角度来讲,木塔又是一座佛教文化内涵深邃的艺术殿堂。 这些匾额,叙事绘景、写意抒情、文字精彩、寓意深长且书法多姿、遒劲有力,意境各异,不仅是木塔修缮史和重要活动的历史见证,而且也是佛教艺术史上的珍贵史料。在此,且将佛宫寺释迦塔凝聚着文化意境与高深智慧的几面有代表性的牌匾阐说如下,抛砖引玉,就正于诸方学者、大德。 金章宗时的昭信校尉西京路盐使判官王獻撰写的匾额“释迦塔”,作匾时间是金明昌五年(1194),保存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金代《金史百官志》)“释迦塔”匾悬于第三层外檐南,位置恰在木塔体面的中部,形体呈长方形。从形式上来看这块匾,除了匾面以外,还有匾首、匾带、匾舌作装饰,并且匾的首、带、舌均为云纹纹样。横书的匾首长2.38米,两侧下垂之匾带长3.10米,匾面下部两带之间横施的匾舌长1.98米。“释迦塔”三个字为双钩黑字,字体楷书,浑厚清劲,间架严整。匾的内容是取塔本身的意义,是为了保存和埋葬释迦牟尼的“舍利”而建造的。由于木塔的设计是为了适应宗教活动的需要,对研究宗教和校勘经典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匾额本身也自然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宗教色彩。金代的艺术风格具有恬淡、雅洁的美学特点,极富内蕴、理性的美。这块在整个塔中具有至高地位的匾不仅在造型上端庄大方,耐人寻味,而且字体清秀圆润,神韵连贯。 正因为应县木塔的官名叫“释迦塔”,所以弘扬佛法、扩大佛教影响方面内容的匾额就显得比较多,达到19面,接近三分之一。这19面匾额的内容分别是”鹫岭无异”、“灵山未散”、“慈光远照”、“香风花雨”、“法海慧莲”、“永镇金城”、“香云普注”、“大法力”、“百尺莲开”、“庄严法相”、“毗卢真境”、“洗涤尘心”、“重新真会”、“花宫仙梵”、“皈依佛”、“荡胸云外”、“天华云锦”、“奎光普照”、“慈云普济”。 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于1991年在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报告会上指出:“宗教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宗教是文化。从宗教的实在整体来说,它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实体。从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说,它既是一种特定形态的信仰,又是一种文化形态。”佛教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