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次课课题项目四黑木耳生产教学行为目标1能够对栽培原料进行
第 次课
课 题 项目四 黑木耳
新课内容:
黑木耳,亦称木耳、光木耳、云耳、细木耳、黑菜、木蛾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
【生产任务一】
吊袋栽培10000袋黑木耳,5月中旬鲜耳采收
1生产计划
1.1生产安排
吊袋栽培10000袋黑木耳,5月中旬鲜耳采收,生产日期安排在3月上旬。
1.2确定配方
黑木耳在菌丝体阶段适宜的C/N为25:1~35:1,在生殖生长阶段适宜的C/N为40:1。各地应根据本地资源情况选料。常用的配方有:
(1)木屑(阔叶树)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0~1.1。
(2)棉籽壳90%,麸皮(或米糠)8%,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1.3。
(3)玉米芯(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70%~80%,木屑(阔叶树)10%~20%,麸皮(或米糠)8%,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1.4。
(4)稻草(新鲜稻草粉碎或铡成小段)75%,麸皮(或米糠)15%,木屑(阔叶树)8%,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1.4。
(5)木屑45%,棉籽壳45%,麸皮(或米糠)7%,蔗糖1%,石膏粉1%,尿素0.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1.1~1.2。
(6)木屑29%,棉籽壳29%,玉米芯29%,麸皮10%,蔗糖1%,石膏粉1%,尿素0.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1.2~1.4。
(7)木屑42.5%,玉米芯43%,麸皮10%,玉米面2%,豆粉1%,糖1%,石膏0.5%。
1.3生产条件
(1)用具 拌料工具、接种工具、盆、水桶、秤、刀片等。
(2)设备设施 灭菌锅、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培养室、出耳室。
(3)材料 以配方1为例,列出明细表(见表3-14)。
表3-14 栽培10000袋黑木耳所需材料
名称
用量(kg)
单价(元/kg)
金额(元)
木屑
3120
麸皮
800
糖
40
石膏
40
筒袋(直径17cm)
53
线绳
10
栽培种(17cm×33cm)
400
煤
2500
石灰
克霉灵
成本合计
注:10000袋,每袋装干料0.4kg计算;因材料单价随市场变动,故未列入。
1.4成本核算
栽培10000袋黑木耳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见表3-15)。
表3-15 栽培10000袋黑木耳成本
名称
金额(元)
材料费
人工费(拌料、装袋、灭菌、出锅、接种、管理等)
水电费
搭建耳棚、床架等的费用
棚膜
草帘子或遮阳网 (按使用2年计算)
销售费用(包括加工、运输、洽谈业务招待费等)
其他不可预见费用
成本
注:因材料单价、人工费随市场变动,故未列入。
1.5效益分析
生产10000袋黑木耳,需耳房130m2,每袋装干混料0.4kg,可投干料4000kg,可收干耳400kg左右,市场平均批发价按**元/kg计算,可创产值**万元,栽培袋生产成本每袋约为**元,综合投入**元,预计可获纯利**元。
2实施任务
木耳吊袋栽培
栽培季节的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安排春秋两季进行栽培。具体栽培时间可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模式、管理技术等自行调整。春季从11月初至翌年2月中旬培养栽培种;一般夜间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上,即4月下旬开始割口育耳管理。5~6月出耳。秋季栽培8月初至9月末制袋接种,9~11月出耳。
优良菌种的选择
一般选择菌丝体生长快、粗壮、菌龄合适、纯正无污染的菌种。栽培种的菌龄在30~45d为适宜,黑木耳品种按其形状可分为菊花形和多片形,袋栽木耳一般选择多片形。在北方春季生产,发菌期在冬季,为充分利用培养室、降低生产成本,最好进行早、中、晚品种搭配。
培养料的配制
黑木耳在菌丝体阶段适宜的C/N为25:1~35:1,在生殖生长阶段适宜的C/N为40:1。常用的配方有:
木屑(阔叶树)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0~1.1。
棉籽壳90%,麸皮(或米糠)8%,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1.3。
玉米芯(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70%~80%,木屑(阔叶树)10%~20%,麸皮(或米糠)8%,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1.4。栽培袋的制备
12~15cm×36cm、17cm×33cm、20cm×40cm,厚度0.045~0.05m。用折角袋最好薄一些,才能保证料袋不分离,减轻“脱壁”现象。北方多用17cm×33~37cm×0.05m的聚乙烯塑料袋,一端用线绳扎着,从另一端把培养料装入袋内。常规方法拌料,人工装料时要求层层压实,松紧适度,培养料不能有明显空隙或局部向外突出现象,手触料袋有弹性。当料装至袋深2/3时,将料面压平,中间用圆木棒在培养料中打孔,孔径约2cm,深度约为料深的3/4,然后用湿布清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