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ch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给排水ch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Ch6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一、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二、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普通外排水(檐沟排水、水落管外排水) 屋面不设雨水斗 适用于: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小型单跨厂房 (立管)水落管:镀锌铁皮管、铸铁管、塑料管。 长方形镀锌铁皮管:断面尺寸一般为80mm×100mm或80mm×l20mm 铸铁管、塑料管内径为75mm、100mm 水落管服务的屋面面积≯250㎡ 水落管间距为8~12m,工业建筑为18~24m 2.天沟外排水 组成 天沟 雨水斗 排水立管 天 沟 溢流口:设置在天沟顶端,比天沟上檐低 50~100mm; 天沟保护高度:≮100mm。 雨水斗:设在伸出山墙的天沟末端 排水立管:连接雨水斗并沿外墙布置 适用于:长度≯ 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 外排水特点: a.优点: 屋面不会漏水,检查井不会冒水;节省管材,施工简便;有利于厂房内空间利用,室外雨水管道埋深减小。 b.缺点: 排水立管定期更换; 天沟排水不畅;屋面垫层厚;天沟防水; 普通外排水排水分散; 3.内排水 屋面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有雨水管道 适用于: a.工业厂房:跨度大、长的多跨厂房;锯齿形、壳形屋面厂房;屋面有天窗的厂房; b.高层建筑: c.大屋面建筑及寒冷地区的建筑,在墙外设置雨水排水立管有困难; 雨水斗 位置:屋面雨水→天沟或屋面最低处→排水管道入口处 功能:迅速排除屋面雨雪水、最小限度的掺气、拦截粗大杂质。 常用类型:  重力式、虹吸式 重力式 虹吸式压力雨水斗 连接管 雨水斗~悬吊管之间的竖向短管。 管径:一般与雨水斗同径,但≮100mm。 连接管下端用斜三通与悬吊管连接。 悬吊管 连接管~排水立管的架空布置横向管道。 管径:≮连接管管径,≯300mm。 坡度:塑料≮0.005、铸铁≮0.01 。 悬吊管长度>15m,在悬吊管端头上、靠近墙柱处设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以利检修。 立管 1根立管连接的悬吊管根数≯2根; 管径:≮悬吊管管径。 立管宜沿墙、柱安装。 距地面lm处设检查口。 立管的管材和接口与悬吊管相同。 排出管 立管~检查井间有较大坡度的横向管道; 管径:≮立管管径。 排出管与下游埋地管在检查井中宜采用管顶平接,水流转角≮135°。 排出管与下游埋地管在检查井中采用管顶平接。 排出管水流呈压力状态,不能接入其它排水管。 埋地管 敷设于室内地下,承接排出管的雨水,并将其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管径:DNmin200mm,DNmax600mm。 管道坡度i:按P172表5.2.3生产废水管道最小坡度计算; 附属构筑物 a.检查井(敞开式) 位置:排出管与埋地管连接处、埋地管转弯、变径、30m的直线管路上。 井深:≮0.7m,井内采用管顶平接,井底设高流槽,流槽应高出管顶200mm。 b.检查口井(密闭式) 位置:埋地管上检查口,将检查口放在检查井内,便于清通检修。 内排水系统分类 单斗系统:  1个雨水斗+1根排水立管 多斗系统: 1根悬吊管+1个雨水斗 + 1根排水立管 设计中宜采用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压力排水:埋地管在检查井内用密闭的三通连接。 优点:室内不会发生冒水现象。 缺点:不能接纳生产废水,需另设生产废水排水系统。 一般宜采用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敞开式内排水 重力排水:雨水→排出管→普通检查井。 优点:可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埋地管。 缺点:检查井冒水现象。 雨水排出系统的选用 原则:安全、经济 建筑物的类型,建筑结构形式,屋面面积大小,当地气候条件、生产生活的要求……(技术经济比较)。 安全:外排水内排水 经济:虹吸87重力堰流斗 两种排水系统综合考虑。 §6.2 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 水气流动规律 一、单斗雨水系统 1.雨水斗泄流状态 按降雨历时t,分为3阶段: 初始阶段 (0≤ttA) 天沟水深h较浅,Q较小,掺气比K→最大 连接管:附壁流或膜流,压力≈大气压 悬吊管:h/D0.37,自由水面 立管:附壁流或膜流 埋地管:≈悬吊管 过渡阶段 (tA≤ttB) 天沟h 缓慢↑、K下降→0;  连接管:频繁形成水塞,      出现负压抽力,      p↑较快;   饱和阶段(t≥tB) 天沟h淹没雨水斗,不掺气 管内满流,雨水斗泄流最大 连接管:负压抽力泄水 悬吊管:末端负压 立管:起端负压最大,形成虹吸 埋地管: 单相压力流 3.立管 P上部负压→ 0 →下部正压、 压力变化曲线斜率:随泄流量          增加而减小, 零压点:随泄流量增加而上移。 4.排出管 排出管较短,坡度较大; 管径=立管; 排出管径放大1级,增加过水面积,可减小流速,使水流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