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3日作者陈志文来源中国青年报-西安培华学院.doc

2014年01月03日作者陈志文来源中国青年报-西安培华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如何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 ……………………………………………………………………………………………………………5 MOOCs來了,中國教育怎麼辦 ………………………………………………………… 接受“慕课”还是面临衰退? …………………………………………………………18 不接地气的教改是条不归路……………………………………………………………22 南京师范大学:纾解青年教师教学之困………………………………………………23 如何让教学录像发挥更大作用…………………………………………………………27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28 故事课程的力量…………………………………………………………………………31 教师理论水平缘何与学生实际能力有落差……………………………………………33 以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35 学习能力在环节教学中的培养 ………………………………………………………38 人文素养是大学生的优势竞争力………………………………………………………40 大学怎样营造“思维的空间” ………………………………………………………41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哲学思考…………………………………………………………43 国内高校试水慕课 混合教学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50 渲染大学生就业难不如培植正确就业观………………………………………………53 就业那些槛儿,谁来破除…………………………………………………………………………………………………………………………61 论教:加强学生的美育和人文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关注“大四空巢”现象:不排课是良方还是无奈?…………………………………………………………………………………………………66 大学语文不能定位某种专业性的学科…………………………………………………68 大学课堂,缘何吸引力不够?…………………………………………………………70 高校跑分要分盛行背后 跑分要分玷污大学精神 …………………………………高校学生宿舍灯怎么熄更合理?………………………………………………………如何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2013年04月25日07:4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如何为高中教育准确定位,如何应对摆在高中教育面前的诸多挑战?这个难题考验着全世界的教育界,更考验着中国的教育界。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对中等教育定位中涉及的三个矛盾——精英性与大众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终结性与预备性教育之间的矛盾非常关注。对于我国高中教育来说,除了这三个矛盾,又一个严峻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高中毕业率不断攀升,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如何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中学和大学如接力赛,要在跑动中接棒   “中学和大学像接力赛跑一样,要在跑动中接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急停传接。我们希望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具有准大学生的姿态,而不是像一个老资格的中学生。”这是北京师大附中刘沪校长对于高中与大学如何有效衔接的一段表述。   “谈起普通高中的功能定位,目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高考取得高分就为学生升入大学作了最好的准备;中学给大学提供高分生源,就是对大学教育的最大贡献。如果这样看待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就没有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刘沪认为,“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阶段,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和能力。”   “当前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关系,正如两个圆,外相切而不相交,相切点就是高考,两个圆内,各自关注的内容都没有超过这个相切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这样描述我国普通高中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石中英强调,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在高中阶段出现“高考论英雄”式的高中质量外部评价标准、“高考状元”情结,进而导致高中教育目标的窄化;在大学也会出现“抢生源”、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专业兴趣、对大学专业学习生活不适应、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   石中英认为,随着大学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升学率已不应再是核心目标,应更多地思考高中的性质目标和价值取向;对于大学来说,核心任务也应该从关注生源质量转为关注学生的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将目光从录取高分考生延展到高中教育的全过程。这就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要求和客观的环境。   在跑动中接棒,需要寻找有效突破口   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突破口何在?是通过大学先修课程,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前接受大学教育的部分课程内容,并给予学分认定,同时作为高校选拔录取时的参考?还是加大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