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
1、三次起义运动(P6)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扬弃)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P8~P9)
3、两大理论成果(P1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哲学的基本问题(P29)
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哲学的分类(P29)
①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②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定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哲学(P30)
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7、意识的发展阶段(P31)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8、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P31)
9、时间和空间(P33)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0、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因为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P33)
11、实践的基本特征及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P35)
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要素:实践主体(人)、实践对象(客体)、实践手段(工具等)。
12、实践的基本形式(P36)
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13、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7)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P39)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5、意识的能动作用及主要表现的方面(P41)
意识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42)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③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④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17、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P43)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③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8、联系的特点(P44)
①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②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19、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P46)
①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②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2013学年大学计算机基础期终考试试卷及答 案.doc
- 2015--2016学年一学期植物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51231190220答案.doc
- 2015-2016学年一学期植物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20151231190704答案.doc
- 2015-2016学年一学期植物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20151231191050答案.doc
- 高数练习册习题答案.pdf
- 高数期末考试样卷.docx
- 江西师范大学2014-2015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考试卷.doc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共四章.doc
- 有机化学备考讲座-有机化学1——物理性质用途专题.pdf
- 有机化学备考讲座-有机化学2——命名专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