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鄂教版七年级上册 捅马蜂窝_教案3
捅马蜂窝教案
教学目 1. 2.理解文章中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揣摩文章深入细致、充满情趣的语言。 3.结合自身体验,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难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安排课时 教学步骤 [来源:学科网ZXXK]说说“曾经冒失的童年” 提请学生思考:由于我们的幼稚,这些小小的冒失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为什么呢?[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7自然段)
问:是什么促使了“我”强烈的捅马蜂窝的冲动?
(分析2—5自然段,体会爷爷奶奶这段对话描写的作用)
奶奶也要捅马蜂窝,为什么?哪里可以找到? 为了通风和安全的需要。在爷爷和奶奶的对话中可以找到。“我”无意中听到这段对话,心理产生怎样的反应?找出相应的语句。 “渴望”、“有趣”、“难以抑制”而且奶奶的话中还教给我方法(头上蒙块布,竹竿一捅。)捅之前,有没有害怕或是别的什么心理? “迟疑”、“胆怯” 但最终好奇心战胜一切。假如你是一个电影导演,让你将“捅马蜂窝”这部分拍摄下来,再现当时的情形,你该怎样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设计镜头,模拟再现。一个全景(一个手持竹竿,头蒙小褂的小子正在紧张的使劲摇撼。) 一个近景(“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 一个特写(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扑过来,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捅”是紧张、刺激、有趣的,那“捅”过之后呢?问:与爷爷的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我”对马蜂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为什么我会有沉重的“罪孽感”呢? 问题解决:捅了马蜂窝之后,“我”对马蜂的看法是:马蜂不再只是一只令我好奇的小昆虫,而是会“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个一死”的英雄;马蜂虽然是一只小虫,但“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它能够视死如归,直至壮烈牺牲。 “我”产生这样的看法,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在捅了马蜂窝之后,一只“不顾一切而拼死的”马蜂狠狠地蜇了我。另一方面是爷爷的讲述。爷爷告诉“我”,那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一只马蜂,就是因蜇“我”而死的。爷爷说的“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那句话,让“我”对小小马蜂有了新的认识。 听了爷爷的话,我明白马蜂不是害虫,你不惹它,它也不会蜇你,但是一旦你毁了它的家,它会不惜生命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个一死的。现在“我”毁了它们的生活,使它们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小生灵,所以“我”就有了一种沉重的“罪孽感”。 )-----惊呆了-------惊恐-----敬佩(吃惊)-------懊悔(罪孽感)(板书)
2)如果说从好奇,胆怯,迟疑到浑然不顾,我们看到了一个顽皮孩子优质好奇的天性。那么听到爷爷的话后的吃惊,懊悔则表现出孩子单纯,真诚,善良的心地。三、问:这种对马蜂的敬佩和对自身的罪孽感,让“我”对马蜂有了深深的牵挂,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这种感情? “无家可归的一群”“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始终没能等来一只马蜂”“空空又是一年”。[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Z*X*X*K]
①概括式复述。即用比较精练的语言概括事件,简洁复述事件过程。
②生动复述。即以原文为蓝本保留文中生动的描述和关键的语句复述事件经过。
③创造性复述。即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在合理的基础上适当“添枝加叶”,复述事件经过。
3、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原因) 经过 结果
时间:午睡时候
地点:爷爷的后院,窗檐下
人物:“我”爷爷 奶奶 妹妹
起因:奶奶抱怨后院的马蜂窝,引起我捅马蜂窝的渴望
经过:认真准备,捅马蜂窝被蛰产生害怕心理,爷爷的一番话让我有了新认识,盼望马蜂回来
结果:马蜂归来,我和爷爷相视而笑,我也得到启迪。
心理变化过程:
好奇冲动(渴望 有趣 难以抑制)--------迟疑 胆怯-------浑然不顾(顾不得别的)-----惊呆了-------惊恐-----敬佩(吃惊)-------懊悔(罪孽感)
----成长过程---
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错误和挫折会使我们更加聪明,更加成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钟山宾馆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SL17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docx VIP
- IT运维服务智能管理平台设计与实施策略.doc VIP
- 全省组织人事系统学习贯彻《条例》培训班的辅导报告.pptx.pptx VIP
- 2023年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成绩记录表(模板).doc VIP
- 配置审计报告模板.docx VIP
- 工程造价审计保密工作及风险管控制度.docx VIP
- 《建筑给排水设计》课件分享.ppt VIP
- 煤矿综采维修钳工技能理论应知应会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