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髋关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

11天~1月功能锻炼 卧位髋部外展 仰卧位,下肢伸直外展,每天120次左右。 卧位髋部屈曲 屈膝,由臀部滑向足跟,注意屈髋小于70度,同时膝关节向上。 伸髋 收紧臀部,略微抬高臀保持5秒钟。 功能锻炼(术后2个月后) 进行抗阻力练习。 可将橡皮带置于小腿下段完成各种动作。 小贴士:康复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的体育活动。一定要做到“四不”,即:不用力屈患髋下蹲、不要盘腿、不坐矮板凳、不跷二郎腿。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肢后上,下楼时患肢先下,健肢后下。 术后日常生活防止髋关节脱位。 术后防髋关节脱位的注意事项 1.不可屈髋关节超过90°; 2.不可交叉双腿,不可扭曲髋关节或身体; 3.不可单靠患脚来承受全身重量; 4.不可提取重物。 5.术后使用便盆时,切忌屈髋,应将骨盆这 个托起,以防脱位。 总结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康复锻炼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再精细的手术只有结合完美的康复锻炼,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为,正确的康复锻炼可促使病人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并可有效地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已阅! Thank you! Bay-Bay! 全髋关节置换术 定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疾病的一种较常选用,较安全的手术方法。它可以矫正关节畸形,恢复行走功能。 手术方法 人工髋关节假体仿照人体髋关节的结构,将假体柄部插入股骨髓腔内,利用头部与关节臼或假体金属杯形成旋转,实现股骨的曲伸和运动。 全髋关节置换的适应症 年龄在60岁以上,髋关节有严重疾患,伴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者。 适应症:1、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2、髋关节发育不良 3、类风湿性关节炎 4、强直性脊柱炎 5、股骨颈囊内骨折 6、髋臼骨折,脱位 7、创伤性骨关节炎 8、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9、某些类型的骨肿瘤 10、慢性炎症性髋关节病损 全髋关节置换的禁忌症 1、各种急性炎症病变或髋部有感染灶者 2、髋部神经性病变、 3、髋部肌力不足 4、骨骼发育未成熟者 5、重要脏器疾病未收到控制者 6、难以配合治疗者 7、病理性肥胖 8、下肢患有严重血管性疾病 术前准备 积极配合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协助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锻炼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 术前即应教会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核心是提高患肢肌力,对于术后功能的康复至关重要。。 给予书面健康处方一份 控制与预防急慢性感染;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意识 出入量(及时自体 血回输) 伤口情况:感染 渗出 神经、血管功能 各管道在位通畅 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 输液(血)用药护理 疼痛管理 正确体位 皮肤护理 功能锻炼 预防并发症:脱位、 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 术后体位 术后第一天,取平卧位,双下肢外展中立30度,两腿间夹一软枕术后六小时内不宜用枕头,双下肢取外展中立位。 术后一天以后,可取半卧位,但床头要高不宜超过30度。 术后一周后可将床头抬高45度到60度,但不宜超过90度。 侧卧位时应向患侧,两下肢之间放置枕头,保持下肢外展位。 术后功能锻炼(术后1~3天 ) 主要以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目的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预防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1~3天功能锻炼1.踝关节运动  仰卧位,主动地进行足趾伸屈运动,踝关节跖屈、背伸,每个动作保持10秒,再放松,每组10次,每天3~4次。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仰卧位,下肢伸直不离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