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养生(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养生(上)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上)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一、当前医学面临的矛盾和困惑 医疗的进步无法遏制新生疾病 生态环境与医学的矛盾突出 老龄化社会与医学的矛盾突出 医源性疾病增多 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和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检讨 二、《黄帝内经》: 关于健康、长寿、 疾病的基本观点 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内经》是一部健康养生和治病的宝典。 据说《黄帝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其学术的运用和研究相当广泛,这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世界医学史上,曾经有过多种传统医学,如希腊、罗马、印度、埃及、阿拉伯等。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除中国的传统医学得到了延续外,几乎全部沦为民间医学,或者出现了断层现象。而中国的传统医学,虽然历经磨难,却一枝独秀,不仅得以延续,而且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令人深思的。 埃及人曾经创造过叹为观止的医学成就,但自从公元前332年埃及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以后,它的文化和传统医学便开始希腊化。此后又随着罗马的阿拉伯人的入侵,埃及文化先后融化到基督教文化及汇入伊斯兰文化圈内,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凭吊。 印度传统医学也曾经有丰富的内容,约于公元前1500年,受到雅利安人入侵后,也遭到了毁灭。 古希腊――罗马的医学曾经随着它的国家的繁荣而盛极一时,后来由于内部原因导致外敌入侵,文化先后中断,而它的传统医学在近代西医学发展之后,遭到遗弃和散佚,它和阿拉伯医学几乎全部被取代了。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建立了5万余家中医药机构,中草药贸易超过200亿美元。1998-2002年我国对外合作中医药项目274项,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到我国学习中医药,为我国留学生之最。WHO在亚洲设立的15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有13个与中医药有关,其中7个设在中国。 (一)健康的本质:和谐 (1)气血和(即人体内环境协调), (2)心身和(即心理与生理和谐), (3)天人和(即人体与自然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西方哲学家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其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是第一位的”,“若能够被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医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维护人体健康,而健康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体心身与气血的和谐。 (二)长寿的秘诀: 天寿过度、气血常通、肾气有余 《黄帝内经》:“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长寿三要素: (1)先天遗传禀赋超过常人 (2)气血能保持畅通 (3)肾中精气旺盛 (1)先天遗传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长寿: 15%取决于遗传(上海科学家认为20-25% ) 10%取决于社会条件 8%取决于医疗条件 7%取决于自然环境 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 有人统计1千余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90%以上有家族长寿遗传史。 (2)气血通畅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保持气血流通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从机体老化的演变规律来看,最早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动脉硬化和组织缺血,所以现代有学者提出“老人多瘀”的学术观点。 实验研究证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临床实践证明,大部分老年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中风后遗症、前列腺增生、老年性痴呆、肿瘤等都存在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瘀方药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血状态。可以抗心肌缺血、脑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等。 (3)肾中精气旺盛 《黄帝内经》认为肾中精气的盛衰,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及衰老过程,起着主导作用。肾气充则人体壮盛,肾气虚衰人就变老,或未老先衰。 肾藏元气,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生命之门。肾气充元气盛,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正常。肾气不足,五脏六腑功能减退,就会出现诸如性功能减退、精神疲惫、腰膝酸痛、须发早白、齿摇脱落等衰老现象。衰老的内因是“肾”起主导作用,肾气盛则寿长,肾气虚则早衰。 上海有人对900多名老年人调查表明:94.7%有肾虚证(腰膝酸软、倦怠无力、耳鸣耳聋、畏寒肢冷、夜尿频多、发脱齿摇、健忘失眠、尿后余沥、胸闷气短、性功能减退等)。 实验研究证明,肾虚可以导致神经内分泌功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