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和东北抗联第一军血战辽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靖宇和东北抗联第一军血战辽东

杨靖宇和东北抗联第一军血战辽东   在东北抗日联军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抗日名将和革命先烈,杨靖宇无疑是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正是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与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拉开了中国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本文记述的是杨靖宇和他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军在辽东的峥蝾岁月。 初入辽沈 海拔1376.3米的“老秃顶子”号称辽宁第一峰,素有“辽宁屋脊”之美誉,是长白山龙岗山脉的延续,距桓仁县城(今本溪境内)70公里。杨靖宇和他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军就是以这里为起点,开始了他们在辽沈大地的抗战征程。 1934年2月,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经钢山(今抚顺境内)到达桓仁仙人洞小冰沟子,考察“老秃顶子”一带的地理环境,准备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因为这里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南有安东铁路,西有安奉铁路,北临奉天(沈阳)、抚顺等中心城市,东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抗日军民进可破坏敌人交通运输、威胁城市,退可依托深山老林与敌人周旋。此外,在南满铁路、安奉铁路、黄海之间的辽东三角地带,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一直有邓铁梅、苗可秀等义勇军将领坚持抗日斗争。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可以与他们遥相呼应,联合抗战。经过仔细周密的考察和再三考虑,杨靖宇决定开辟以桓仁“老秃顶子”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时值元宵佳节,杨靖宇带领战士们到老秃顶子山脚的阜康村(仙人洞村),对村里的老百姓挨门挨户进行说服,希望他们为抗日出钱出力出人。当时独立师的着装五花八门,但他们纪律严明,从不冒犯百姓,左臂上都戴着醒目的红袖标,上有“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字样。冲那袖标,仙人洞村的老百姓管他们叫“红军”。 创建稳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进行持久抗日的基础和保障。杨靖宇率领东北抗联第一军在桓仁、兴京(今抚顺新宾县)等地区积极进行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 1934年11月,中共南满临时特委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后,为巩固和扩大人民革命军和贯彻“中共全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最大限度地扩大反日游击战争”,“创造临时人民革命政权与根据地”,一军各部划分游击区,分区作战。凭借桓仁、兴京一带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杨靖宇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于1935年春,在本溪、桓仁、兴京诸县交界地带,以老秃顶子与和尚帽子两座大山为中心,包括仙人洞、高俭地、海青火洛、川里、碱厂、二道沟、三道沟、外三宝、大地、蒲石河等地,建立了桓、兴抗日游击根据地。 老秃顶子一带变成了红色区域,人民群众称这里为“红地盘”。在这里,各阶层的群众都投身于抗日斗争的洪流中,在中共桓兴县委领导下,共青团、抗日救国会、反日会、妇女会、农民自卫队等各种群众性的组织纷纷成立,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反动势力,为抗日联军提供了军需物资和兵源,巩固和发展了桓兴抗日游击根据地。 建造密营与转战辽东 当年,杨靖宇率领东北抗联第一军依托恒、兴抗日游击根据地,纵横驰骋在辽东山区,浴血奋战,打了不少胜仗。1935年5月5日,杨靖宇率第一军军部和一师师部攻占兴京县城东部的东昌台街,击伤伪警察署署长,俘虏警察数名,缴获枪30余支。同年8月中旬,杨靖宇率军部及教导团和第五团,在抗日友军的配合下,在清原县黑石头沟成功伏击了伪军一个团,击毙日军40余人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杨靖宇率抗联第一军在凤城梨树甸子歼灭伪军邵本良一战,是最辉煌的战斗之一。邵本良是惯匪出身,“九一八”事变后任伪满洲国陆军上将。他亲率伪军千余人对抗联第一军实施讨伐,杨靖宇决定采取选择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给其出其不意的打击。1936年4月,杨靖宇率部与邵本良部在兴京、桓仁、本溪、宽甸一带周旋18天,行程万里,把邵本良部拖得疲惫不堪。4月30日,杨靖宇率500余人伏击邵本良部,激战4个多小时,大获全胜。梨树甸子歼灭战大大鼓舞了南满军民的抗敌士气。同年9月13日,杨靖宇采取化装奇袭的方式,智取了宽甸大荒沟的宝兴厚大商号,共俘获伪警察20余人、自卫团30多人、日本军官1人,缴获钢枪、土枪近百支和其他许多物资。1936年冬至1937年春,抗联第一军还在本溪地区先后进行了红石砾子伏击战和夜袭水簸箕沟伪军等战斗。 为切断抗联将士和当地村民的联系,日伪军采取“集家并屯”等“剿匪”暴政,实行经济封锁。为适应越来越严峻的斗争形势,坚持长期抗战,杨靖宇决定抽调人员在深山密林中便于活动的地方建造密营。密营中建有仓库,储藏粮食,油盐和菜等基本生活用品,同时还可储藏枪支、弹药,部分解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需要。在战斗间隙,抗联还进行军事训练,对干部和战士进行爱国教育。但是,抗联密营也会因种种原因遭到敌人的破坏,给抗联将士们造成难以想像的困难。他们常常多日水米无着,风餐露宿,没有后方,没有给养,没有弹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