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异构融合网络基于无冗余标识的安全防护机制-信息工程大学学报.PDFVIP

无线异构融合网络基于无冗余标识的安全防护机制-信息工程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线异构融合网络基于无冗余标识的安全防护机制-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第 11 卷第 5 期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Vo l. 11 No.5 2010 年 10 月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ct. 2010 无线异构融合网络基于无冗余标识的安全防护机制 赵华,郭淑明,黄开枝,许明艳 (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 摘要:在无线异构融合网络中,标识在数量、内容、存储以及使用上的冗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会在网络中泄漏用户敏感信息,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无冗余标 识的安全防护机制,将网络抽象为 4 个域:用户域、接入域、服务域和归属域,在每个域为用户 分配不同的身份标识,并制定了标识分离存储、替换传输及更新机制。最后对其安全和通信性 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该方案是高效安全的。 关键词:无线异构融合网络;无冗余标识;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N91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0673(2010)05 -0568 -05 Security Protection Scheme ßased on Non-Redundant Identity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Integrated Network ZHAO Hua , GUO Shu-ming , HUANG Kai-zhi , XU Ming-yan (National Digital Switching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ical Research Center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 Zhengzhou 450002 , China) Abstract: In the heterogeneous wireless integrated network , redundancy of user identifier in content and quantity produces a series of security problems. In order to avoid these problems ,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ecurity protec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non-redundant identifiers. This scheme di- vides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to four domains: user domain、 access domain 、 service domain and attribution domain. Every domain is assigned a different user identitier and uses identity split stor- age 、 transmission substitute and update mechanisms. Finally ,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perform- ance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a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more efficient and secure. Key words: heterogeneous wireless integrated network; non-redundant identifier; security protection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