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理想株型与生长冗余-生态学报.PDFVIP

旱地小麦理想株型与生长冗余-生态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旱地小麦理想株型与生长冗余-生态学报

第 35 卷第 8期 生 态 学 报 Vol.35,No.8 2015年4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Apr.,2015 DOI:10.5846/ stxb201306081469 王建永,李朴芳,程正国,Asfa Batool,吕广超,祝英,熊友才.旱地小麦理想株型与生长冗余.生态学报,2015,35(8):2428⁃2437. WangJY,LiP F,ChengZ G,AsfaBatool,Lü GC,ZhuY,XiongY C.Plant ideotypeandgrowthredundancy indrylandwheats.ActaEcologicaSinica, 2015,35(8):2428⁃2437. 旱地小麦理想株型与生长冗余 1 1 1 1 1 1,2 1,∗ 王建永 ,李朴芳 ,程正国 ,Asfa Batool ,吕广超 ,祝  英 ,熊友才 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00 2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兰州  730000 摘要:自1968年Donald提出作物理想株型(ideotype)以来,众多学者在如何减少生长冗余、塑造理想株型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在 旱地小麦育种策略和栽培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而该方面的进展有限,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理想株型和生长冗 余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 综述了近年来旱地小麦理想株型研究进展,以过去20年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观测数据为主进行了 集成分析,将产量分别与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株高等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勾画了旱地小麦在根系、茎秆和分蘖等器官中生 长冗余的演变趋势,对生长冗余产生的生态学机制展开了分析,并对理想株型与生长冗余的互作关系进行了讨论。 已有的研究 进展表明,旱地小麦理想株型演变是一个不断消减生长冗余,但又无法完全消除冗余的复杂过程,一定程度的冗余存在是理想 株型发生的物质基础。 旱地小麦理想株型育种必须以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关系为基础,通过减少个体间的竞争强度和个体大小 不整齐性,促进物质和能量更多地向籽粒迁移,最终提高种群产量。 综上所述,旱地小麦理想株型选择需建立在生长冗余理论 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基因型和表现型进行耦合分析与选择权衡。 关键词:旱地小麦;理想株型;生长冗余;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Plant ideotype and growth redundancy in dryland wheats 1 1 1 1 1 1,2 WANG Jianyong , LI Pufang , CHENG Zhengguo , ASFA Batool , LÜ Guangchao , ZHU Ying , XIONG Youcai1,∗ -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and Agro Ecosystems, Institute of Arid Agroecolog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China 2Institute of Biology,Gansu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Since Donald proposed ideotype breeding in 1968, agronomists and breeders have endeavoured to develop ideotype⁃oriented breed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dryland wheat production. Several scholars have discus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