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是为了不教。
科学使人求真,道德使人求善,艺术使人求美, 教学使真、善、美达到最完美的统一。 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学习教学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投身教学研究,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方法不是简单的操作程序 二、传统教学制造了不会思维的受教育者 从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来看: (一)以教师为中心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权威定势 师道尊严——(荀子)“言而不称师谓之背,教而不称师谓之畔(叛),背畔(叛)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中,师生之间有着严格的上下、尊卑之别,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台湾,在入学仪式上,举行的父权转移的仪式,更说明了师生之间“权威——依附”型的关系。 这样的师生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因此,没有平等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学生自然就缺乏求知的主动性和创新的积极性。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从传统教师隐喻看理想教师形象的缺失 隐喻一:春蚕、蜡烛、春泥——“悲壮牺牲者” 的教师形象 隐喻二:一桶水——“知识灌输者”的教师形象 隐喻三:园丁——“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形象 隐喻四:? ——“落寞的孤独者”的教师形象 隐喻一:春蚕、蜡烛、春泥——“悲壮 牺牲者”的教师形象 春蚕、蜡烛、春泥无疑都描绘了一个“悲壮牺牲者”的教师形象,似乎教师只有放弃一切、牺牲一切才能换得崇高的美名,所以许多怀着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的教师为学生倾尽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心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我们不禁要质疑,难道只有带病坚持上课才是模范事迹?难道只有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才叫鞠躬尽瘁?如果一个教师不知道保持身体健康,不知道在教学中提升自己,不知道利用时间充电,不知道放松自己感受生活,再辛劳也不值得我们推崇。 隐喻二:一桶水——“知识灌输者”的教师形象 一桶水的教师显然是以一个优越的“知识灌输者”身份自信满满地踏上讲台高高在上的。一桶水和一滴水,直观地体现了教师在知识量上相对于学生的优势,而实际上,计算机时代带来的后喻文化已经毫无商量地踢翻了一桶水的教师形象。此外,一桶水是表达的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生产者,行动研究者,而不是从事机械地从上面接水,转而再机械地把水一股脑儿倒给学生的一桶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语境下,与其把教师比作一桶水,倒不如用水笼头比喻更为恰当。 隐喻三:园丁——“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形象 园丁尽管辛勤,但却有重复、机械劳动之嫌。园丁的脑海里固着了一种规定的程序和划一的模式,及其一套娴熟到闭着眼睛也能准确地操作的地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园丁却也被囿为“技术熟练者”。教师在园丁的隐喻之下,也满足于“技术熟练者”的角色。上课按一个模式、流程总是万无一失,教案翻翻前两年的,掸落灰尘,一抄搞定。在轻松之余,有时教师也会感到一种机械工作的无聊。而且如同园丁造就一片片整齐地让人觉得有点异样的苗圃一样,作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也让人感觉缺乏个性。我们的教师需要反思和创新,成为一个反思型的实践型教师。 隐喻四:——“落寞的孤独者”的教师形象 作为最后的这一点“落寞的孤独者”的教师形象,暂且找不到传统隐喻与之相匹配的,但是正因为在传统的隐喻中,无论是春蚕、蜡烛、春泥还是一桶水、园丁都是个体性的,这正揭示了传统的观念中,缺乏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教师成为“落寞的孤独者”。作为孤独者的教师,只可能是落寞的,在一个缺乏合作的环境里,教师缺乏一份共同体所拥有的不言而喻的默契,零散的智慧不能集中起来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激发出最大的活力。 (二)以书本为中心导致了惟书本定势 依据教材教学,本无可非议,然而,崇尚书本,“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的风气,极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灵性,比葫芦画瓢,机械照搬,成为新时期的“八股”时尚。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实例:杨朔模式所造成的危害至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八股,年复一年的损害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海市》等散文,基本上划分为五个部分:“见境——入境——抒情——升华——点题”。长期以来,这是教师们最喜欢的讲课方式、方法。 (三)标准化考试,忽视个性,造成思维的从众定势 大一统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教育的追求: 学而优则仕………… 修身八条纲目………… 中国选士制度的发展………… 高考制度的恢复及其走向,高考标准化答案的僵化,剥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 案例: 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 1、“思想一致,共同努力。”考生答:齐心协力。结果被判错误,正确答 案:同心协力; 2、“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考生答:栩栩如生。被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等职业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PDF VIP
- (正式版)H-Y-T 0301-2021 海洋观测数据格式(正式版).doc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docx
- PROBUCK普罗巴克Longbel-L71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高清版)B 7000.7-2005 投光灯具安全要求.pdf VIP
- 常微分方程(第四版)课件 王高雄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二).pptx VIP
- 大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指导课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质量标准化图册.pdf VIP
- 园艺植物的定植.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