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走兵岭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预测.docVIP

海南儋州走兵岭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预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儋州走兵岭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预测

海南儋州走兵岭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预测   摘要: 海南省儋州市走兵岭多金属矿,是受北东和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A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为该矿床或同类矿床的找矿提供一定线索。 Abstract: The polymetallic ore in Zoubingling, Danzhou of Hainan is quartz vein-type gold deposits that controlled by two chasms of north-east and north-north.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clues for prospecting this mineral deposit or similar deposits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es of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geochemical anomalous characteristics of Au element in mine. 关键词: 多金属矿;Au元素球化学异常特征;成矿预测;儋州市走兵岭;海南省 Key words: polymetallic ore;geochemical anomalous characteristics of Au element;metallogenic prediction;Zoubingling in Danzhou; Hai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322-02 0 引言 矿区地处儋州—昌江花岗岩变质岩丘陵台地区,一般海拔高程为120~240m,相对高差为100m左右。位于东西向王五—文教深大断裂带南侧,属五指山褶皱带的中西段,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已发现矿(化)点8个,含金石英脉20余条,其规模较大,矿石品位较富,本文仅对该矿区A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矿预测作一探讨。 1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出露白垩系、石炭系、志留系、奥陶系等地层。白垩系出露在区域的北部,主要由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等组成;石炭系分布在区域的东南部,主要由砾岩、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板岩、结晶灰岩等组成;志留系分布在区域的西北部和东部,主要由变质石英细砂岩、粉砂岩、碳质板岩、绢云板岩等组成;奥陶系分布在区域的东部,主要由石英岩、千枚岩、变质粉细砂岩、板岩等组成。 区域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在中部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 区域岩浆活动较强烈,并具有多期次的特点。主要有印支期第二阶段(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印支期第一阶段(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海西晚期第二阶段(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海西晚期第二阶段花岗闪长岩、海西晚期第二阶段英云闪长岩。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黑云母及角闪石,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区域东边有那大铌钽—砂锡矿床、丰收铯铷矿床和侨植金矿点,北边有鹅城、两院七队金矿点,南边有孔准、那京金矿点区域地质具备较好的内生成矿地质条件。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除分布第四纪冲积层和坡积层外,矿区内出未见其他时代地层出露。 2.2 构造 矿区内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为本矿区主要的导矿性控矿构造。在这主断层之间,可见多条北东至北东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为65°~80°的次级容矿小断层,其特点分述如下: ①北东向断裂组:主断层有3条北东45°,倾向南东,倾角为67°~78°,均为具压性特征的逆断层,长度超过5km,两端伸出勘查区外。沿断裂带有宽度1~6m的碎裂岩、石英脉分布,热液蚀变较强烈,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局部见黄铁矿化和萤石矿化。 ②北西向断裂组:见于矿区东北角边缘的牙拉河西南侧至走兵岭东北坡一带,走向北北西至北西西,倾向北东,倾角60°~75°,平行或斜交牙拉河大断层展布,均产于F3导矿大断层的上盘,长度约为200~700m,亦为规模较小的容矿构造。 2.3 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较强烈,并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印支期第一阶段(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海西晚期第二阶段(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海西晚期第二阶段花岗闪长岩。 ①印支期第一阶段(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ηγ■■):分布在矿区的中东部,呈岩株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中粗粒至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②海西晚期第二阶段(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小面积出露在矿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