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成宝器贡皇用异国西洋景德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淘成宝器贡皇用异国西洋景德求

淘成宝器贡皇用异国西洋景德求   元代马可波罗详细的描写以及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规模都使得中国这片土地在遥远的欧洲人眼里成为“人间天堂”。精美的丝绸与瓷器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奢侈品。但直到葡萄牙航海开通了新航道,并且在澳门设立了永久的贸易点,瓷器才被大量引进欧洲。他们在澳门与马六甲垄断了东南亚的贸易,把马六甲出产的胡椒、宝石、珍贵的硬木卖给中国商人,又把中国的瓷器卖到遥远的欧洲去,利润蔚为可观。而这些有着巨大商机及利润的商品也吸引着西班牙商人的兴趣。西班牙商人把菲律宾作为和中国贸易的据点,每年约有三四十艘中国大帆船来到这里,出售瓷器。16世纪末,作家莫尔加(Morga)在1609年出版的著作中描述了这一盛况:“中国的大帆船运来了丝绸、织锦、麝香、国画、珍珠、宝石以及质量优秀的陶器、瓷器。”在这期间,青花瓷是景德镇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几乎垄断了所有欧洲国家和中国的贸易。欧洲皇室的国王、王后和贵族们所使用的中国瓷器,都必须委托这些商人们办理。 对于中国瓷器大量而紧迫的需求,荷兰人也开始插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远东贸易。1594年,荷兰殖民者华尔维克(Warwick)率领商船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出发来到广州,企图和广州当局进行直接的贸易,但由于葡萄牙人的干涉而宣告失败。于是1602年,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这个17世纪欧洲殖民主义最庞大的商业机构,使荷兰与中国的瓷器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东印度公司来往的信件统计,在1602年至1682年这80年间,有1200万件瓷器被荷兰商船运载到荷兰和世界各地。1669年,在广州停泊的荷兰船舶共有190艘。停留在广州的荷兰商人、水手和士兵多达万名。法国在1664年也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并于1698年在广州设立据点。尽管从法国到中国的航程需要两年的时间,但是法国上层社会对中国瓷器的无比喜爱,仍然促使他们派遣商船到广州,搜集瓷器精品。与这些欧洲殖民国家相比,英国对华的瓷器贸易开始的相对较晚。一直到康熙皇帝即位后,英国才在广州设立东印度公司。1730年以后,在广州和珠江停泊的外国商船开始以英国商船占据首位。18世纪,英国殖民者把大约2500万到3000万件瓷器运到欧洲,接着德国、俄国、丹麦、瑞典、奥地利、美国也都接踵而来。 经过几十年的贸易,欧洲商人意识到中国的瓷器虽然在艺术上高超绝妙,但是器型并不符合欧洲人的生活习惯,于是把欧洲器皿的造型介绍到中国。欧洲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洗脸盆、水罐以及宽边午餐碟的木制模型被带到广州,请中国的瓷器匠师们模仿生产。中国聪明的工匠使这一尝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所生产的适合欧洲市民使用的瓷器在欧洲市场上供不应求。这一尝试同时也开启了欧洲上层社会在景德镇订制中国瓷器的先河。这一时期的装饰除了传统的中国纹样,开始出现西洋图像的订制瓷,价格昂贵。主要的订购群体是欧洲皇室和王公贵族。西洋人物图像以表现上层阶级娱乐活动的内容为多,并且多集中在康熙、雍正时期。 17世纪和18世纪交汇时期,景德镇曾为法国皇室所订做过一件青花大盘。当时法国宫廷经常举办具有东方情调的化妆舞会和音乐晚会。乐队用笛、笙、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舞曲。手执中国折扇的贵妇们和绅士在明亮宽敞的大厅内翩翩起舞。这些场景经常见于当时画家的著作上。这件青花大盘描绘的正是法国王公贵族们演奏音乐的情景,经学者考证源于尼古拉斯·伯纳特(1646-1718)的铜版画。铜版画和瓷器上所刻画的情景正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皇室的奢华生活的缩影。优雅的女士一身贵妇打扮,梳着当时流行于皇室贵族女性间的“方当伊高”发型。圆桌后面的两位戴着假发、身穿正式礼服的绅士正分别弹奏琵琶和长笛。盘沿八组开光呈尖顶皇冠形,其中描绘着中国传统的山水图,盘背面绘有三组竹子。需要说明的是,这类为法国皇室特制的瓷器存世量极少。以音乐家为主题的纹饰,据历史记载只定烧了这一款一次,且现在已知不超过20只。 精明的荷兰商人首先瞄准了商机,他们甚至不惜成本雇用画家为他们设计图稿。荷兰艺术家尼利厄斯·布朗克的设计是此时的代表作。他曾经被荷兰东印度公司雇用,专门为瓷器设计图案,典型纹饰有博士图、花园庭院图等。这批特别设计的瓷器由于其典型的纹饰和稀缺的数量,被国外学者们称作“布朗克设计”。荷兰阿姆斯特丹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设计图稿。值得一提的是,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所采用的布朗克图稿会被临摹6份,而且布朗克本人也会得到相应的版权费。本文提到的这份设计图稿是否为布朗克亲笔所作,还是其他人临摹而成,国外学者有不同见解。“博士图”瓷器分别有粉彩与青花图案,青花者较为罕见。青花博士图盘就是其中一件精品。博士们在花园庭院的树下畅谈,三人围绕茶几席地而坐,一人站着,西式茶几上摆放着一个来自中国的青花大盘,其中两位手中分别抓着一尾鱼,树上栖息的鹦鹉与地下的孔雀相互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