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发极化法在寻找金矿中应用
激发极化法在寻找金矿中应用 摘要: 某地经由前期地质人员通过大量实地查勘与槽探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基本地质特征、金矿点分布和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初步查明了矿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份等。但要开展生产活动,仍需进一步对矿区内不同岩性及矿层的物性差异进行测试分析;寻找和圈定硫化物富集体及成矿有利带,推断其金矿(化)体分布范围、规模及赋存状态。利用激发极化法对矿区进行中梯扫面及测深工作,更好地为地表工程揭露和深部工程验证提供了依据。
Abstract: Through a lot of preliminary field survey and trenching work, the basic geologic feature, gold spot distribution and the scale, occurrence and shape of the mine are generally found out. Th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 of the ore are initially found out. Bu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lithology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seam in the mine, to find and identify areas collective and rich sulfide mineralization favorable zone and guess the gold ore distribution scope, scale and occurrence.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do ladder scanning and sounding work, providing basis for surface engineering revealing and deep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关键词: 激发极化法;视电阻率;视极化率;中间梯度装置;对称四极装置
Key words: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apparent resistivity;apparent chargeability;intermediate gradient device;symmetrical quadrupole device
中图分类号:TP631.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322-03
作者简介:张耀(1989-),男,四川宜宾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震学与地震探测。
0 引言
经过以往大量的地质工作,我们得知区域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中统,奥陶系下统阴沟群,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以及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区内岩浆活动微弱,仅有小规模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及海西期花岗岩体分布。区内褶皱与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与区域地质背景环境,并大致圈定了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点四处,为后期的物探工作提供了较好的依据。由于金属于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矿物,根据现场对岩矿石标本的物性参数测定,得出矿体与围岩的电阻率及极化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满足运用激发极化法的前提条件。依据激发极化法所得解释结果,在寻找金矿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方法原理及技术
1.1 激发极化效应
在向地下供入稳定电流的情况下,仍可观测到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随时间而变化,并经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趋于某一稳定的饱和值;断开供电电流后,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在最初一瞬间很快下降,而后便随时间相对缓慢的下降,并在相当长时间后衰减接近于零。这种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的现象,称为激发极化效应。
1.2 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是以不同岩石,矿石激电效应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分支电法。激发极化法的应用范围很广,无论在金属与非金属固体矿产的勘察方面,还是在寻找地下水资源,油气藏和地热田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1.3 激电测量装置
矿区激电工作分为剖面测量和测深两部分,其中剖
面测量采用中间梯度装置,激电测深工作采用对称四极
装置。
1.3.1中间梯度装置
中间梯度装置示意图如图1。
供电电极AB的距离取得很大,且固定不动;测量电极MN在其中间1/3地段逐点测量。记录点取在MN中点。其ρs表达式为ρ■■=K■■
其中KMN=■(1)
此外,中间梯度装置还可以在离开AB连线一定距离(A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