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航金城学院机床数控技术总复习
6.3 感应同步器 当正弦绕组与定尺绕组对齐时, 余弦绕组与定尺绕组相差1/4节距。 “节距” 2?是衡量感应同步器精度的主要参数。标准感应同步器定尺长250mm,滑尺长100mm,节距2mm。 6.3.2 感应同步器的安装 定尺安装在机床的不动部件上; 滑尺安装在机床的移动部件上。 安装防护罩:防止切屑和油污浸入 必须保持定尺和滑尺平行、两平面的间隙约为0.25±0.05mm,其它安装要求视具体的产品说明而定。保证定尺和滑尺在全部工作长度上正常耦合,减少测量误差。 6.3 感应同步器 6.3.3 感应同步器工作原理 6.3 感应同步器 滑尺、定尺发生相对位移,由于电磁耦合的变化,使感应绕组的感应电压随位移的变化而变化。 当滑尺移动距离为 2?,滑尺绕组相对于定尺绕组的空间相位角变化 2?;当移动 x 时,则相位角变化 ?角度。 6.3 感应同步器 可得 设 表示滑尺上一相绕组的激磁电压,则定尺绕组感应电压为 4.3.2 CNC系统软件的特点和结构 特点:多任务性与并行处理技术 多任务性:显示、译码、刀补、速度处理、插补处理、位置控制、… 并行处理:系统在同一时间间隔或同一时刻内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任务处理。 并行处理的实现方式: ☆资源分时共享(单CPU) ☆资源重叠流水处理(多CPU) 4.3 CNC系统的软件结构 插补技术是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数控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要解决控制刀具或工件运动轨迹的问题。 刀具或工件一步步移动,移动轨迹是一个个小线段构成的折线,不是光滑曲线。刀具不能严格按照所加工零件的廓型运动,而用折线逼近轮廓线型。 脉冲当量或最小分辨率:刀具或工件移动的最小位移量。 —— 5.1 概述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插补的实质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完成“数据密化”工作。 5.1.2 插补方法的分类 插补器: 数控装置中完成插补运算工作的装置或程序。 插补器分:硬件插补器 软件插补器 软硬件结合插补器 —— 5.1 概述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现代CNC数控系统: 软件插补或软、硬件插补结合的方法,由软件完成粗插补,硬件完成精插补。 粗插补采用软件方法,将加工轨迹分割为线段, 精插补采用硬件插补器,将粗插补分割的线段进一步密化数据点。 粗、精插补结合的方法对数控系统运算速度要求不高,可节省存储空间,且响应速度和分辨率都较高。 —— 5.1 概述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基准脉冲插补 数据采样插补 基准脉冲插补(脉冲增量插补、行程标量插补) 每次插补结束时向各运动坐标轴输出一个基准脉冲序列,驱动各坐标轴进给电机的运动。 每个脉冲使坐标轴产生1个脉冲当量的增量,代表刀具或工件的最小位移; 脉冲数量代表刀具或工件移动的位移量; 脉冲序列频率代表刀具或工件运动的速度。 —— 5.1 概述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主要插补方法 数据采样插补(数据增量插补、时间分割法) —— 5.1 概述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采用时间分割思想,根据编程的进给速度将轮廓曲线分割为每个插补周期的进给直线段(又称轮廓步长)进行数据密化,以此来逼近轮廓曲线。 第一步粗插补: 时间分割,把加工一段直线或圆弧的整段时间细分为许多相等的时间间隔,称为插补周期 T。 在每个T 内,计算轮廓步长 l=F·T,将轮廓曲线分割为若干条长度为轮廓步长 l 的微小直线段; l=F·T —— 5.1 概述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第二步精插补: 在粗插补算出的每一微小直线段的基础上再作“数据点的密化”工作。 一般将粗插补运算称为插补,由软件完成;精插补可由软件、硬件实现。 —— 5.1 概述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插补周期T>插补运算时间 ,为什么? 答:因为除完成插补运算外,还要执行显示、监控、位置采样及控制等实时任务。 —— 5.1 概述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如:美国A-B公司的7300系列,T= T反馈 日本FANUC 7M系统,T=8ms,T反馈 =4ms 现代数控系统的 T 已缩短到 2~4ms,有的小于1ms。 T与采样周期T反馈可相同或不同,一般: T= T反馈的整数倍 Fi+1,j=Fi,j -|ye| Fi,j+1=Fi,j+|xe|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5.2 逐点比较法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5.2 逐点比较法 (3,1) (6,6) 思考: 起点不在原点 起点在其他象限 第5章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5.2 逐点比较法 F i,j ≥ 0 F i,j ≥ 0 F 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ecture-2课件.pptx
- 【XX公司案例2】用Widget打造G3时代数据业务全员营销新战车-蓝色模板v1.ppt
- I-2 宝石物理学基础I.ppt
- 《汽车检测技术》3(模块2)电子课件.pptx
- 【历史】4.2《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2精美课件:第4单元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2精美课件:第4单元第20课经济体制改革.ppt
- 【平说历史·2014届】第9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ppt
- LED光学基本知识.ppt
- How to shop by the Internet(如何在线购物)幻灯片.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