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2 网络通信模型.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 网络通信模型

OSI七层模型 网络通信模型 了解主机到主机通信 旧模型 专有产品 由一个厂商控制应用程序和嵌入的软件 基于标准的模型 多厂商软件 分层方法 为什么要使用分层网络模型? 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 集线器运行在物理层 集线器:同一个冲突域 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续) 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功能(续) 交换机/桥运行在链路层 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续) 网络层功能 网络层功能(续) 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续) 传输层功能 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续) 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续) 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续) 数据封装 数据解封 对等通信 网络设备的域 TCP/IP 协议栈 定义了四层 第 1 层到第 3 层使用不同名称 第 5 层到第 7 层组合成一个应用层 TCP/IP 协议栈和 OSI 模型 总结 OSI 参考模型定义了每层的网络功能。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封装、解封装 TCP/IP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协议,其原因众多,例如灵活的编址方案、适用于大多数操作系统和平台、具有许多工具和实用程序,以及需使用它来连接 Internet TCP/IP 协议栈的组成部分包括网络接入层、Internet 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定义 源和目标的物理地址 与帧关联的高层协议 (Service Access Point)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EIA/TIA-232 v.35 Ethernet Frame Relay HDLC 802.2 802.3 数据 源地址 FCS 长度 目标地址 可变长 2 6 6 4 0000.0C xx.xxxx 厂商自己分配 IEEE 分配 MAC子层- 802.3 前导符 8 # 字节 每段有自己的冲突域 所有的段都在同一广播域 数据链路层 或 1 2 3 1 2 4 数据 源地址 目标地址 IP 头 172.15.1.1 主机号 网络号 逻辑地址 网络层端接设备的数据包 逻辑地址 广播信息控制 提供WAN连接 路径选择 路由表 目标网络 端口 距离 1 2 4 S0 S0 E0 1 0 0 1.0 4.0 1.3 E0 4.3 S0 2.2 E0 2.1 S0 4.1 4.2 1.1 1.2 路由表 目标网络 端口 距离 1 2 4 E0 S0 S0 0 0 1 区分不同的上层应用 定义流量控制 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连接服务 网络层 IPX IP 传输层 SPX TCP UDP 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 冲突域 广播域 ? 2007 Cisco Syste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ICND1 v1.0—1-* ? 2007 Cisco Syste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ICND1 v1.0—1-* ? 2007 Cisco Syste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ICND1 v1.0—1-* ? 2007 Cisco Syste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ICND1 v1.0—1-* 课程目标 在此处输入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在此处输入课程目标。 Emphasize: All devices attached to a hub are on the same collision and broadcast domain. A hub is a layer one device. Purpose: This figure compares hubs in a CSMA/CD environment to a highway with multiple access points. Emphasize: The more entrance points onto the highway, the greater the likelihood for a collision to occur. Likewise, the more end stations on a hub trying to access the line, the more collisions occur. 课程目标 在此处输入课程目标。 Purpose: This figure compares physical standards to data link standards. Emphasize: As illustrated, certain physical standards are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data link standards. For example, 802.3 is used with data link standard 802.2 for Ethernet. It is no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