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条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分条件课件

植物生长的水环境 (一)降水 概念:以雨、雪、霰(xiàn)、雹等形式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者固态水。 广义的降水包括云中降水(雨、雪、霰、雹等)和地面水汽凝结物(露、霜、雾等)。 一般降水是指云中降水。 降水形成的原因 大气降水的形成,就是云层中水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程度,在不断下降的过程中,不因蒸发而导致水分耗尽,降落到地面,即为降水。 降水和水汽凝结物的类型 雨 从云中降到地面 的液态水滴,直径 一般为0.5-0.7毫米。 (2)雪 从云中降到地面的固态水,六角菱形、片状或者柱状结晶等类型。 冬季积雪,冻死病菌、虫卵 春季雪水渗入土壤, 有利于植物----“瑞雪兆 丰年” (3)雹 由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的固态降水。多为球形,直径有大有小。 (4)霰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者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下降时呈阵性,着硬地常常反跳,松脆易碎,常见于降雪之前。 霰 (5)露 凝结在地面或地面物体表面上的小水珠。 形成条件:晴朗微风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烈,地面降温迅速;微风有利于地面充分辐射冷却。 (6)霜 白色的具有晶体结构的水汽凝结物。形成条件与露相似。 露是贴地气层的温度高于0度形成的,而霜是贴地气层的温度0度以下才能形成。 (7)雨凇。是在地面、树干、电线等建筑设施上形成的光滑而透明的冰层。 (8)雾凇。是一种白色、松脆、易于散落的晶体结构的凝华物,俗称树头淋或树挂。 4.降水的表示方法。 (1)降水量。指一定时段内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厚度。通常以mm为单位。 在一天中,降水量达到0.1mm以上的计作一个雨日。 (2)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单位是mm/d,或mm/h. 5.降水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降水对植物生产的影响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降水时期和降水强度。 (1)降水时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降水强度:根据降水强度大小将液态降水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将固态降水分为小雪、中雪、大雪。 (二)空气湿度。 1、概念: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即空气的潮湿程度)。 2、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 空气湿度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来表示。 (1)水汽压(e)与饱和水汽压(E) 水汽压指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是大气压的一个组成部分,单位为百帕(hPa)一般来说,空气中水汽含量多,水汽压大;反之,水汽压小。 当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水汽含量达到这个限度,空气便呈饱和状态,这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温度增高(降低)时,饱和水汽压也随之增加(降低)。 (2)相对湿度(r) 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E)的百分比。 r= (3)露点温度(Td)。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时,降温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当温度相同而水汽压不同时,水汽压较大的,温度降低很少,空气就能达到饱和,因而露点温度较高;水汽压较小的,温度下降幅度大,空气才能达到饱和,因而露点温度较低。 3.空气湿度的变化。 日变化规律: 陆地内部: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小值出现在气温最高的14-15点。 沿海一带:白天的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陆地相对湿度较高。夜间和清晨,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陆地相对湿度较低。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规律: 一般与气温年变化相反。温暖季节相对湿度较小,寒冷季节相对湿度较大。在季风盛行的地区,则与上述情况相反。 4.空气湿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1)植物需要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一般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日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为宜,高于90%或低于60%都不利于生产。 (2)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在不同时期对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3)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空气的湿度关系极为密切。 (三)土壤水分 1、土壤水分的来源。 土壤水分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是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诸因素中最积极又最为活跃的因素,对植物生产影响很大。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降水和灌溉水,土壤水分实际上是含有多种无机盐与有机物的水溶液。 2、土壤水分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植物的整个生育过程都离不开水分。从种子的萌发出土到收获,都需要在一定的突然干水分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植物体依靠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导管输送到其他器官。 二、水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植物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 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量(g),称为需水量(蒸腾系数)。 需水量= 1.植物需水量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