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中语文第课《赤壁赋》第课时讲稿新人教版必修.ppt

秋高中语文第课《赤壁赋》第课时讲稿新人教版必修.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高中语文第课《赤壁赋》第课时讲稿新人教版必修

* 赤壁赋 课时二 1、作者“乐—悲—喜”的情感脉络。 2、“香草美人”和“水”、“月”意象。 3、“主客问答”的写作特点。 1、复习导入。 2、分析情感脉络,穿插“香草美人”意象的分析。 3、探究“水”“月”意象和“主客问答”模式,体味作者的乐观精神。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画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所谓“赋到沧桑句便工”,上节课我们已经简要疏通了文意,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共同去感受《赤壁赋》中那沧桑的情感吧!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下面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具体探究来体会这一情感脉络。 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乐在何处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 2.(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①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②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客人”之悲之由有三: 历史人物与自身对比。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对比。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现实与愿望的对比。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乐极悲来”悟读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确:苏子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变”与“不变”是相对的,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二是要知足常乐,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风明月——则尽情享用。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他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区别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苏子怎样对客之语作辩难?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 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 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