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职业咨询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 职业咨询基础知识

第10章 职业咨询基本知识 1 职业咨询的概念 2 职业咨询的主要内容 3 职业咨询的技术方法 1 职业咨询的概念 1.1 职业咨询的定义 1.2 职业咨询的发展历史 1.3 职业咨询的特性 1.4 职业咨询的一般过程 1.1 职业咨询的定义 职业咨询:运用心理学等方法,协助当事人更好地解决在选择职业、安置就业和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的过程。 1.2 职业咨询的发展历史 (1)职业咨询产生的历史背景 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向工业生产。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下半叶:信息时代。 对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需求,迫使劳动力压力进一步增加。 1.2 职业咨询的发展历史 (2)早期职业咨询的兴起 1908年,帕森斯在波士顿创办职业辅导局。 1909年,帕森斯出版《职业选择》一书。 心理学发展成果的推动: 1905年比纳-西蒙的智商(IQ)测验诞生。 20世纪30年代“一般分类测验”(GCC)诞生,主要用于测试军人能力。 机-人匹配上,职业包办的结果不够理想。 1.2 职业咨询的发展历史 (3)职业指导观念的变化 A.由简单就业安置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B.由单一就业指导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 C.信息时代,职业咨询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得到快速发展。 1.3 职业咨询的特性 A.发展性。遵循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原理。 B.广泛性。咨询内容和范围广泛。 C.综合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诸多方面的相互配合。 1.3 职业咨询的特性 职业咨询与心理咨询相比较,具有特点: A.对象数量大,比例高,更具有广泛性。 B.对象顾虑少,阻抗少,更具有乐融性。 C.符合咨询对象的需要,见效快,更具有实效性。 1.4 职业咨询的一般过程 A.建立关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B.收集和分析资料。 C.寻找可能答案。 D.执行方案。 E.评估效果及结案。 2 职业咨询的主要内容 2.1 职业咨询的主要范围 2.2 职业咨询理论 2.1 职业咨询的主要范围 A.职业准备咨询。 B.职业选择咨询。强调策略和方法,个人兴趣期望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C.职业决策咨询。 D.职业适应咨询。 E.职业发展咨询。 2.2 职业咨询理论 2.2.1 人职匹配理论 2.2.2 职业发展理论 2.2.3 心理动力理论 2.2.4 行为理论 2.2.5 职业生涯理论与职业系留点 2.2.1 人职匹配理论 1.人职匹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职匹配理论:用于职业选择、职业介绍和职业咨询的经典性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又称特性与素质理论。 最早有帕森斯提出,后由威廉逊发展和定型。 2.2.1 人职匹配理论 1.人职匹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职匹配理论的过程分三个步骤: A.特性(特质、特征)评价。 B.职业因素分析。职业要求分析。 C.个人特性与职业因素的匹配。 2.2.1 人职匹配理论 2.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学说 由霍兰德(Holland)创立,他划分6种人格类型。 (1)现实型(R):手工和技术工作。 (2)调查型(I):科研和试验工作。 (3)艺术型(A):文学艺术工作。 (4)社会型(S):社团工作和社会活动工作。 (5)管理型(E):管理、决策工作。 (6)常规型(C):办公室职员等工作。 2.2.1 人职匹配理论 2.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学说 由霍兰德(Holland)创立,他划分6种人格类型。 现实型(R):主要从事手工工作和技术工作。如:制图员,司机,机械工,运输工,产业工人,木工,瓦工等。 调查型(研究型I):主要科研研究和实验工作。如:气象学者、天文地质学者、物理生物化学数科学工作者。 艺术型(A):室内装饰、诗人、作家、演员、记者、音乐、书画等。 社会型(S):与打交道的,如:老师、医生、护士、律师、服务员、社团工作者、社会活动家等。 管理型(E):党团干部、厂长、推销者、宣传推广者等。 常规型(C):办公室职员、图书管理员、税务员、会计、秘书、打字校对等工作。 2.2.2 职业发展理论 1.职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是萨帕和金兹伯格。 职业发展理论:研究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成熟过程的理论。 认为,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 2.2.2 职业发展理论 1.职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职业发展可以分成几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阶段。 职业咨询的任务:要考察人们职业发展阶段及其职业意识与行为的成熟水平,指导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增进对职业、职业选择、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的认识。 2.2.2 职业发展理论 1.职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萨帕提出的职业发展五阶段: ① 成长(1-14岁)。 ②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