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知识】花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docVIP

【病虫害知识】花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常见病害 1.1 花生青枯病 1.1.1 症状。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期主茎梢第1、2片叶先失水萎蔫,早上延迟开叶。经1 ~ 2 d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泽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 1.1.2 防治方法。在雨后晴天或开花前发病初期用禾甲安20 m1兑水15 kg喷雾,每间隔7 ~ 10 d防治1次。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细菌性病害,在坡地发病较多,久旱骤雨或久雨骤晴时发生严重,病株在田块中呈点状分布。识别青枯病主要从植株外观和维管束病变着手,其重要特征:在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萎蔫,叶色略变淡,但仍呈绿色,故称“青枯”;剖开根茎部,可发现维管束变褐色,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流出。   青枯病由青枯假单胞杆菌细菌侵染所致,在花生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发生,以初花期开始发病较为常见,植株一旦发病,基本很难控制,俗称“花生癌症”,发病至枯死一般7~15 d,严重时2~3 d可全株枯死,对产量影响极大。   青枯病主要通过带菌土壤、病残体、粪肥、田间流水传染,其次是通过人畜、农具及昆虫传染。病菌由植株伤口或自然孔侵入,通过皮层组织侵入维管束,病菌迅速繁殖后堵塞导管,分泌毒素,使病株丧失吸水能力而凋萎。 1.2 茎腐病 1.2.1 症状。苗期子叶呈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呈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1.2.2 防治方法。要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种前要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茎腐病在土壤潮湿的洼地或多雨年份发生较重,是造成花生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幼苗期发病常使花生子叶发黑腐烂,造成缺苗,成株期发病部位一般在花生茎杆基部子叶节附近,病菌造成茎杆基部腐烂,用手拔病株,常从茎基部断裂,不能连根拔起,俗称“卡脖病”,这是识别花生茎腐病的主要特征。   花生出苗至成熟期均可发生茎腐病,发病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成株感病后,约10~30 d全株枯死。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棉色二孢菌,主要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来源,田间借水流、大风或农事操作传播,从表皮或伤口侵入致病。 1.3 根腐病 1.3.1 症状。茎基部呈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1.3.2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 000倍液全田喷雾防治。根腐病在地势低洼、土层浅薄、持续低温阴雨等条件下发生较重。侵染刚萌发的种子,造成烂种、烂芽;苗期受害主根变褐,植株枯萎;成株受害,主根根颈上出现长条形褐色斑,根端呈湿腐状,皮层腐烂,易脱落,无侧根或极少,形似鼠尾,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根部湿腐呈鼠尾状是根腐病的典型特征。病株地上部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开花结果少,且多为秕果。   花生根腐病由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侵染所引起,在花生各生育期皆可发生,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流水、施肥或农事操作而传播,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 1.4 叶斑病 1.4.1 症状。褐斑病病斑呈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呈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1.4.2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关键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 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 d喷药1次,共喷2 ~ 3次。花生叶斑病分为褐斑病和黑斑病2种,褐斑病又叫“早斑病”,黑斑病又称“黑疽病”,在花生产区普遍发生,是花生中后期的重要病害,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托叶,严重时也危害到茎杆。花生发病后,叶片布满病斑,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叶片提早脱落,植株早衰,荚果不充实,降低出仁率和含油量,产量和品质下降。   区别褐斑病与黑斑病主要看发病早晚、危害部位、病斑大小、色泽等。褐斑病发病较早,初花期可出现,危害下部叶片较多,病斑较大,多呈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有较明显的黄色晕圈,老病斑上可发现灰白色的霉状物;黑斑病发病较迟,在下针期后出现,危害上部叶片较多,病斑小而圆,多呈黑褐色,病斑边缘整齐,无黄色晕圈。   花生褐斑病与黑斑病可混合发生,在同一叶片上,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造成整株叶片干枯脱落,仅剩顶部新生的叶子,病斑危害到茎杆和叶柄,造成茎杆变黑枯死。   褐斑病和黑斑病病菌都以子座或菌丝在病残体的茎叶上越冬,翌年分生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