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藏书-姚贞白医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瑰宝苑 姚贞白医案 -- 姚贞白老中医师,是姚氏行医的第五代,幼承家学,在父荫轩老医师教育下,勤奋熟读经 典。既长,游学大江南北,观摩各家流派,丰富自己的医疗科学知识,并不断以理论和实 践相印证,重视治病因地、因人、因病制宜。他行医五十余年,医风朴素,态度和蔼,在 医理上有创新,临证疗效显著。 姚老中医是昆明市中医院院长,热爱中医事业。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他曾指导着子女 和门人,撰成“巽园医话”及“临床治验录”初稿。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 原稿散失。1973年~1977年8月,当他数次中风昏迷,在各级党委的关怀下,经抢救治疗 好转后,他仍以坚强的毅力,用回忆口述的方式,由子姚承祖、姚承济执笔,通过长期的 努力,完成了这部《医案》初稿。稿成,曾经由昆明医学院姚蓬心同志提供了宝贵的意 见。 1978年4月,在省、市卫生局和市中医院的直接领导下,正式成立“姚贞白诊疗经验整理 小组”。小组由中医师张浩然、葛鸿源、苏藩及姚老医师子女姚克敏、姚承济、姚承祖医 师等六人组成。整理时,对每一案例,认真核实、讨论病情,分析医理,酌句修辞,力求 体现姚老中医的学术风格。 姚贞白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源于内、难、长沙、金元诸子、温热病学以及历代各大家。如 “虚痨发热”数案,他本内经阴阳离合论:“少阳为枢”之机理,从枢转少阳,以平谧脏 腑阴阳为总旨,取伤寒论之柴胡、白虎等方经义,又灵活融化温病学之养阴生津、清热化 燥及历代治虚痨法,更加重视患者之体质及妇、儿特点。故能拟就一系列程序井然之治则 及方药,收到显著的疗效。 类上情况,他的辨证观点颇为明晰。他确认“病同证异”的客观病理现实。如对“眩晕” 、“脉管炎”、“紫斑”、“黄疸”、“中风”、“霍乱”、“蛔厥与厥阴伤寒”等病之 不同案例,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析理精透,法有常变。同时,他强调标、本、缓、急在每 症中的规律性,重视初、中及后期治则和方义的机转权变。在各诊次之间,认为要有一定 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这就必须紧紧地把握着症候机理内在的线索。 他既重治标,更重治本,而又不忘调理善后。以治标为先导,意在清理层次,剖露本质, 为治本创造条件,如“咳喘”、“咳嗽痰厥昏睡症”、“烧咳伤阴闭经”等案皆为显例。 调理善后,则为固本要着。 他早年善治时病,晚年更精于内科及妇科诸疾。对于逆、难大症,不拘陈法,善作决断。 如治李××之“少阴热化证”案,鲁××之“胆结石”案、潘××之“肠梗阻”案、常 ××之“黄疸臌张(肝硬化)”案、王××之“子痫”、周××之“经闭四年”案等,均化 险为夷,获取良效。 本书共收内、妇、儿科九十九例,目录原拟按年代顺序,以便反映姚老医师医疗风格的变 化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但为了读者阅读方便,目录改为按病症分类,另在书后附一按年代 的目录索引,供读者参考。这九十九个案例,是姚老中医治验的重要部分,其他诊疗经验 俟后出版。每例之后所附之按语大部分是整理小组撰写的,部分按语标明“姚按”,是姚 老中医心得体会。医案和按语,简述治疗经验,反映姚老医师的学术思想,公开了一些有 效验方,供广大同道参考、借鉴。由于我们水平所限,错漏之处,请读者指正。 《姚贞白诊疗经验整理小组》 1979午5月1日 自 序 我的这部医案是历来治验心得。早在解放前,就想把先辈在长期临证中所医治过的典型病 例编撰成一个集子和广大同道交流研究。但在旧社会,祖国医学受尽摧残,整个中医事业 处于即将灭亡之境,此愿望迄未实现!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挽救了中医,党的中医政策,空前提高了中医的社会地位和积极性。 1964年我和其他科技工作者光荣地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同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在昆期间,曾鼓励我要很好地发掘提高祖国医学遗 产,并指示要重视祖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医药特点,重视来往昆明的国际友人的保健工作, 并嘱咐我,要把自己平生和家传的学术经验整理出来,贡献给人民,这就更坚定了我著书 的愿望。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身边的手稿和记录散失殆尽,自己也因各种原因 数次中风,全身瘫痪,深感党的关怀挽救,不然已失去了生命。 1978年,省、市卫生局党委为我成立了《姚贞白诊疗经验整理小组》,从各方面关心我的 学术经验整理工作。现经过整理小组同志们的长期努力,第一部分“医案”已经定稿,就 要和广大群众见面了。 在收集、回忆、写作的过程中,深深感到自己的学识不足,远未达到客观要求,并且书中 难免有错误缺点,敬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九七九年元月姚贞白于病中 伤 寒 太阳阳明证 陈××,男,成人,干部。1964年12月。 初诊:患者出访归国,途经昆明,忽卧病,邀余往诊。 自云因在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