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子基本状况
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
科学的发展证实了原子的存在,但它不是如同古代先哲所想象那样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它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运动。化学已经阐明各种物体是由元素构成的,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元。各种元素的原子的结构与性质有各自的结构和特性,因而组成的物体丰富多样。各种原子的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几种基本粒子。本章先介绍原子的一般情况。
§1.1 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一、原子的质量
1.原子质量单位和原子量
各种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常用它们的相对值原子量。
1u=·(一个12C原子的质量)=1.66054×10-27kg
其它原子包含1个原子质量单位(1u)数,称为该原子的原子量,如:
H:1.0079 C:12.011 O:15.999 Cu:63.54
2、原子质量
No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No=6.022×1023/mol, MA表示一个原子的质量
MA= A:1mol原子以克为单位的质量数(原子量)。
对氢原子:MH=1.67367×10-24克=1.67367×10-27kg
3、阿佛加德罗常数No
No是联系微观物理量与宏观物理量的纽带。
例:①No k=R 普适气体常数R,R:玻尔兹曼常数
②No e=F 法拉第常数F=96486.7 C/mol
微观物理量通过No这个大常数与宏观物理量联系,告诉我们原子和分子实际上是多么的小,而宏观世界中为什么物质的粒状结构不是十分明显的。
二、原子的大小量级
设每个原子的半径为r cm,则1cm的长度内将排有个原子(堆积相邻的原子都互相接触),而1cm3的体积内将含有个原子,1mol的物质大约含6.×1023个原子,如果物质的密度为,则1mol原子有A克,将占有体积A/cm3,A为原子量,所以1cm3的体积大约含有6×1023/A个原子,因此:
r~
对锂:=0.7g/cm3,A=7 r~1.3×10-8cm=1.3?
铝:=2.7g/cm3,A=7 r~1.3×10-8cm=1.3?
铅:=11.34g/cm3,A=207 r~1.55×10-8cm=1.55?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到,所有物质的原子大小都只有几?。由其它方法,如气体分子运动论的方法,从范德瓦尔斯方程求的方法,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即原子的半径都约为10-10m即?的量级。
在以上叙述中,我们很谨慎,并没有定义所说的原子半径是什么意思,事实上谈原子的半径,是很不严格的。
三、
=
利用质能关系:
re= 电子的经典半径
它经常出现在象X射线或射线的散射截面这一类表达式中。
§1.2 粒子的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模型
二十世纪初,从实验事实已经知道电子是一切原子的组成部分,但物质是中性的。
原子大小的量级是10-10m,比电子要大得多,如果原子的负电荷全部集中在电子上,那么中性原子还应包含电量Ze的正电荷,且原子的极大部分质量是与这部分正电荷联系。于是出现了原子中电子和正电荷是如何排列的问题。
一、汤姆逊模型
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903年他提出了一个原子结构的模型。
设想原子的带正电部分是一个原子那么大的,具有弹性的,胶冻状的球,正电荷均匀分布着,在这球内或球上,有负电子嵌着。整个原子就像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原子被激发时,这些电子能在它们的平衡位置上作简谐震动,观察到原子所发光谱的各种频率认为就相当于这些振动的频率。基于这些基本观点,汤姆逊的原子模型能够解释原子发光、散射和色散等问题。
然而Lenard从1903年起直到多年后所做电子在金属膜上的散射实验显示了汤姆逊模型的困难。他发现较高速度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后者不象是具有10-10m的那样半径的实体球。他的实验结果显然同汤姆逊模型不一致。料子散射的实验更全部否定了汤姆逊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为研究原子内部的结构和电荷分布,人们很自然的想利用高速粒子去轰击原子,根据入射粒子的散射情况来了解原子内部的情形。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现象,一种带正电的射线叫射线。卢瑟福对射线作了系统的研究,确认射线实际上是高速运动的He离子(1908,他还发现了用粒子打在荧光屏上,通过对发光次数的计数来确定粒子的数目。
二、粒子的散射实验
为研究原子内部的结构和电荷分布,人们很自然的想利用高速粒子去轰击原子,根据入射粒子的散射情况来了解原子内部的情形。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现象,一种带正电的射线叫射线。卢瑟福对射线作了系统得研究,确认所谓散射是指粒子流射入物体后同物体中的粒子相互作用,然后沿各个方向射出的现象。粒子是放射性物体中发射出来的快速粒子,带有2e正电荷,具有氦原子的质量,就是氦离子,即氦的原子核。
1、设计思想
粒子的散射实验是汤姆逊原先的学生卢瑟福建议测量并进行分析的,用以检验汤姆逊模型。卢瑟福自己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EXCEL使用技巧大全53条EXCEL使用技巧.doc VIP
- 36 索伯列夫空间 [王明新 编著] 2013年版.pdf VIP
- 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pdf VIP
- 江苏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内容 .pdf VIP
- 沙障灌木水保林施工方案.docx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人员管理宽幅.pptx VIP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WPS高效处理PDF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AQ 4273-2016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