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古文考试考试
先唐文学习题
一.填空:
1. 先秦文学指 以前的文学。
2. 史前传说时期的文学形态主要为两类: 。
3. 《击壤歌》、《康衢歌》、《南风歌》等歌谣相传为 时期的作品。
4. 《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 》卷九。
5.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 》、《 》、《 》、《 》、《楚辞》和其他一些古籍中。
6. 保存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古籍是《 》。
7.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 故事最为著名。
8. 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则首推 的故事。
9. 商民族始祖 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
10. 《 》记录了后稷神话。
11. 在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雄当数 父子。
12. 黄帝与 战于涿鹿之野。
13. “与日逐走”的神话人物叫 。
14.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15. 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16. 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 社会。
17. 黄帝“与 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18. 解释“黄帝四面”神话为:“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
19. 《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 世纪。
20. 《诗经》中的“风”共有 篇。
21. 《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十 国风。
22. 《诗经》中的“雅”分为 。
23. 《诗经》中的“颂”是 之乐。
24. 《诗经》在汉代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鲁人 和赵人 的古文“毛诗”晚出,但盛行于世,最终压倒了三家诗。
25.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讴歌先公先王德业的诗篇多与 活动相关。
26. 《生民》、《公刘》、 《绵》、《皇矣》和《 》五篇作品,被认为是周族史诗。
27. 《诗经·大雅》中的《 》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的历史。
2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秦风》《 》中的句子。
29.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 》一诗中的句子。
30. 《诗经卫风·硕人 》 一篇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一个贵妇人说:“手如柔荑,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句子。
32. 《诗经·周南》中的《关雎 》开篇以“ , ”起兴。
3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 》一篇中的句子。
34. 《国风》中描写农业生产最全面最色的作品是《 》。
35. 《鄘风·柏舟》是一诗表现了一个少女强烈要求 愿望的作品。
36. 《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
37. 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
38. 先秦散文主可分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又称 散文;二是以记载历史人物活动和历史事件为主的 散文。
39.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有《老子》、《论语》、《墨子》、《 》、《 》《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40. 《 》是专门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
41. 先秦历史散文中,在文学上有较高成就的两部著作是《 》和《 》。
42. 《左传》又名《 》,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学巨著。
43. 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左传》则是借助它的编年以记事的独立的史学巨著。
44. 所谓春秋三传是《左传》、《 》和《 》,古人认为它们都是阐释《春秋》的作品,故有此称。
45.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 史。
46. 《国语》大约成书于 初年。
47. 晋文公早年流亡之事记载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