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刺槐和侧柏根系固坡的有限元数值模拟-IngentaConnect.PDFVIP

黄土高原刺槐和侧柏根系固坡的有限元数值模拟-IngentaConnect.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高原刺槐和侧柏根系固坡的有限元数值模拟-IngentaConnect

第 30 卷 第 19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0 No.19 146 2014 年 10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Oct. 2014 黄土高原刺槐和侧柏根系固坡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1 1※ 2 3 及金楠 ,张志强 ,郭军庭 ,田 佳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 2. Department of Biology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London, Ontario, Canada, N6a5b7 ; 3. 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 750021 ) 摘 要:为探讨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刺槐和侧柏根系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作用,该文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为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构建二维造林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 研究林木根系的空间异质性对水平阶整地坡和对照自然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否经过整地处理, 造林都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且刺槐根系的固土效果优于侧柏根系(P0.001 );2 )在不考虑水文过程的前提下, 水平阶整地模式的人工林边坡稳定性优于对照自然坡;3 )当根系表观附加黏聚力增加到某一阈值后,造林边坡的 安全系数进入平稳阶段不再大幅上升,说明边坡稳定性模型对根系附加黏聚力计算法的精度并不敏感,揭示了根 系固坡领域的研究重点应从过去的试图提高根系附加黏聚力的计算精度转变为提高评价造林边坡稳定性的准确 性;4 )根系附加黏聚力随坡位的变化而变化,两树种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安全系数均表现出较敏感于坡下位根系, 建议在林分经营管理中充分利用坡下位林木的固土效益。该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浅表层滑坡灾害的防治工 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有限元法;数值方法;稳定性;黄土高原;刺槐;侧柏;根系附加黏聚力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4.19.018 中图分类号:S71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4)-19-0146-09 及金楠,张志强,郭军庭,等. 黄土高原刺槐和侧柏根系固坡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9): 146-154. Ji Jinnan, Zhang Zhiqiang, Guo Junting, et al.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 and Arborvitae (Platycladus orientalis) roots on slope stability on Loess Plateau of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19): 146 -15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2] [9] [10] 法 、纤维束理论法 以及能量法 等。Wu 氏模 0 引 言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