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核心价值观.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人核心价值观

中国五千年历史,前半部由我改纂、后半部因我改变。 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变迁与当代重建 目录: 一、古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二、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初建 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的形成 四、核心价值观的冲击与丧失 五、当代核心价值观的重建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之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要素。 五常 仁: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伦理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思维特点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首要核心理念。 义:公平正义。 是传统核心价值观对人的价值和品质问题的伦理思考与本质揭示。 礼:德法体用。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又一个核心规范要求,是“国之干”。 智:智慧明辨。 “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重视理性、追求真理、判断是非的特点。 信:诚信尽职。被视为做人的根本和美德之一。所谓 “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立政之本”和“立国之本”,都离不开“信”。 仁:博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义: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贡献。 礼: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智:学习本领上进“知识就是力量”。 信:诚实守信。 引申 忠:忠于国家、忠于人类、忠于事业 孝:尊敬长辈,赡养老人。 悌:长幼有序,恪守职责,爱护后者 勇:勇敢,有魄力、有决断力 耻:是非感,羞耻心。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殷周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第一次巨大变迁,即在充分发展宗法礼制的基础上,大体形成了能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较为稳定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相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整个中华民族初步具有了这一共同的心理素质和认同感。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脊柱与载体,是中国人有别于他国人的本质基因,还是中国人观察现实、指导未来的思想方法和参照系。 甲骨文坑 周武王 周 文 王 1、比较封闭地理环境,这种大陆型的地理结构既关隘重重,又具有十分广阔的回旋余地,因此,必然会决定中国人具有自强不息的阳刚之气与厚德载物的阴柔之美相融合的二元价值观,后来形成的以儒家为代表的入世文化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基本载体。 二,中国古代发育较早的农耕经济,直接为中国人古代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方面,农耕经济需要自强不息的辛勤耕耘;另一方面,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不但居住较为固定,而且收成也较为稳定,远不及海洋文明条件下的动荡漂泊,因此,这极有利于培养人厚德载物的涵养精神。 三,中国的古神话是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最初积淀。神话是人类童年的印记,透过它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民族自身脱胎出来的遗传特性,可以窥视民族初年所具有的核心价值倾向,从而透视出一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等,都极其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初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核心价值观。 欧罗巴宙斯 四,西周较为严谨的礼制,直接孕育了中国人厚德载物的核心价值观,如孝、忠、德、礼等等。礼制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与价值标准,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秩序的设置。 五,中华民族第一部具有完整理论形态和思想体系的流传千古的杰作——《周易》,包含了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阳逆阴顺、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谐意识。初步总结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为以后中国人认识自身民族及其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而科学的基础。 1、孔子思想的产生:乱世里的梦     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的形成 1-3岁,出生,父慈母爱。 3-15岁,父死,迁居,墓地学礼。 15-26岁“志于学”母亡,赴宴被拒,娶妻生子,做委吏、乘田养家糊口。 27-54岁办私学,广招门徒,修五经,奔走齐鲁,官至司寇,仕途曲折。 55-68岁,周游列国14年,10余国“累累若丧家之狗” 68-73岁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仁——礼——中庸, 这三者就构成了一种由内在的善之人性和外在的礼之规定共同指向中庸目标的稳定的三角关系。仁与礼犹如车之两轮,仁是心之理,礼是实现仁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礼,充分发挥其仁之本性,就可以达到中庸这一最高的伦理政治境界。当然,要达到这种最高境界,还必须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逐层递进上升的修养方法,只有不断修炼,才有可能登顶,这就是孔子整个伦理政治学说的基本结构。事实上,就孔子的整个伦理政治学说而言,内容上的仁、礼、中庸等,就是对厚德载物的充分展开;而修养方法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则主要是对自强不息的全面阐释,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