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基本知识培训9.3学校.ppt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基本知识培训9.3学校.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基本知识培训9.3学校

2014-9-3 培训内容 疾病概述 1 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2 预防控制措施 3 概 述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目前疫区国家暂定为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流行病学特征 1.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3. 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临床表现 ◆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病。 ◆ 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史: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患者、感染动物接触史。 2.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极度乏力、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3.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二)诊断。 本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 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各级疾控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审核。对报告的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在作出进一步诊断后,应当及时进行订正。对确诊病例还应当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相关信息报告要求和方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 2 3 来自疫区人员的追踪管理(学校应及时掌握来华前21日内有疫区居住或旅行史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报告)。 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密切接触者管理 预防控制措施 病例的诊断、转运和隔离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做好风险沟通。 1 4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