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14例临床研究.docVIP

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14例临床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14例临床研究

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14例临床研究   【关键词】 幼儿;支气管异物;肺部CT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4-0584-02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B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急症,可引起患儿突然死亡。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其中婴幼儿、3岁以下儿童占60%~70%[1],男多于女。典型病例往往收治耳鼻喉科,临床不典型病例以呼吸道感染收治儿科,误诊率高,据统计误诊率高达20%[2]。现对我科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14例患儿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4例,均在门诊、急诊科拟呼吸道感染收住院。年龄1~3岁,男9例、女5例。均为农村患儿,其中留守幼儿10例。所有患儿均曾在院外诊治,病史最长达3个月,最短1天。咳嗽伴喘息9例,入院误诊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肺炎6例。误诊时间最短6小时,最长4天,入院时无一例有明确异物呛咳吸入史。4例患儿入院两肺听诊对称,呼吸音粗,4例气促、三凹征阳性,两肺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6例两肺单纯闻及哮鸣音。院外胸部X光胶片、CR片提示支气管炎6例,支气管肺炎2例。我院DR片5例,同时胸透2例,诊断支气管炎1例,4例两肺可见斑片状模糊影,以右下肺明显,诊断支气管肺炎4例 。 2.治疗及结果 所有患儿经抗感染治疗,9例加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不佳。再次追问病史,4例有喜啃瓜子史、3例有突然哭闹咳嗽呕吐病史。予16层螺旋CT肺部平扫加三维重建,提示气管支气管异物,异物在气管隆突处1例,右支气管12例,左侧支气管1例。我院耳鼻喉科无小儿支气管镜,立即转至本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电话回访,所有患儿经纤支镜均取出异物,其中葵花子8例,粟子2例、花生3例、鸡骨头1例。典型病例:男,1岁,因“咳嗽、气喘11天”入院。11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咳嗽,伴喘息,院外抗炎治疗8天,无好转入院。入院查体: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性啰音及痰鸣音。院外胸片提示支气管炎,门诊、首诊医师入院诊断支气管炎,次日再次追问病史,患儿有吃鸡肉时忽然哭闹病史,查体两肺听诊不对称,高度怀疑支气管异物,CT检查,提示右侧中间支气管异物,合并右肺炎症(见封三图1),转上级医院,取出异物为鸡骨头。 讨 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率高,其误诊原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病史叙述不清,病史为诊断呼吸道异物重要依据。典型病例有明确异物吸入呛咳病史,结合体征、胸片检查,诊断不难。本病多数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因其不能自述病史,患儿家属又常未目睹,而不能提供真实病史。本组14例患儿年龄1~3岁,均为农村患儿,其中留守幼儿10例,再次询问病史,4例均有喜啃瓜子史,3例有突然哭闹、咳嗽、呕吐病史,后自行缓解,家属未在意或遗忘,7例患儿家属平素常给瓜子、花生安慰,这与农村健康教育观念薄弱家属监管不力有关[3]。因此,反复询问病史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依据。②儿科患儿首次体检时,绝大部分哭闹不配合,体位不对称,不易发现异常体征。入院14例患儿听诊均无气管异物的撞击感和拍击声,而在患儿安静入睡时,发现两肺呼吸音不对称8例,高度怀疑异物,CT检查后确诊。③本病较少见,首诊医师缺乏认识和经验不足,过度依靠辅助检查,以往对于幼儿异物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胸片。 但有时胸片诊断异物存在局限性, 对于不透X线异物无法判断其准确位置、大小及形态,多通过间接征象进行推断; 深部异物由于只阻塞叶或段支气管, 肺功能易代偿, 而病史较长的患者,继发炎症改变较明显,异物征象被掩盖。 目前基层医院均开展CR、DR检查,但质量参差不齐,微小病变容易忽略。本组14例经检查X光胶片、CR、DR胸片,2例胸透检查,由于异物小,无细支气管阻塞表现(肺不张、肺气肿,纵隔摆动),提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同时往往依据门、急诊医师初步诊断,仅凭X线阴性检查结果就否定支气管异物的可能性,而诊断为呼吸道感染,造成误诊。大多数地市级基层医院未常规开展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基本均有CT设备,CT轴位扫描较X线检查有良好密度分辨率,能够对阴性异物直接显影,CT冠状位扫描较CT轴位扫描可明显提高异物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显示率[4]。对于高度怀疑的气管、支气管异物,螺旋CT是最可靠方法,殷宪宝等[5]报道7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术前螺旋CT检查,阳性率为100%。汪芹等人报道19例例行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达100%[6]。本组14例患者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均明确诊断。如CT检查未见异物征象,高度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可行纤支镜检查。④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几乎接近100%,且绝大多数病人因肺部并发症就诊,医生易将注意力集中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