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及脑膜的强化影像.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及脑膜的强化影像

脑及脑膜的强化影像 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刘进平 2010年7月 任务 ●对脑部及脑膜的强化影像进行解释。 ●解释血脑屏障及新血管生成在中枢神经系统强化影像机制中的作用。 ●利用您所掌握的中枢神经系统强化病灶的类型特点,对脑部及脑膜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概述 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对比增强CT断层显像技术 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对比增强MRI切面显像技术。 对比增强影像的形成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对比增强影像,主要由以下2个途径共同造成: 血管外强化(间质强化)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有; 血管内强化(血管强化)则与血流量或血容量增加有关。 血管内强化可以反映以下几点:新血管生成(neovascularity)、血管舒张或充血、通过时间缩短或形成分流。 1.当利用快速动态CT成像采集影像时,与CTA一样,所观察到的强化影像大多数均为血管内强化(血管强化); 2.当将对比剂一次性快速静脉注入后10~15分钟后再行对比增强CT成像时,所观察到的强化影像大多数均为血管外强化(间质强化); 3.在间隙期成像时、或将对比剂持续静脉滴注入外周静脉后成像时,所观察到的强化影像既有血管内强化(血管强化)、又有血管外强化(间质强化),是两者以不同组合形式所形成的复合强化影像。 MRI强化影像的特点 1)MRI -“流空现象” 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等血管引流异常性病灶,在MRI影像上呈黑色信号影。 2)MRI影像所示的血管外强化(间质强化),除需要含钆的对比剂外,还需要存在自由水/游离水。颅骨,硬脑膜(大脑镰及小脑幕)无血脑屏障 Extraaxial Enhancement 轴外结构强化 中枢神经系统轴外结构强化可以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强化、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柔脑膜强化两种类型。 1.硬脑膜强化。 2. “脑回状”强化或“蛇形”强化。 硬脑膜强化 硬脑膜内的血管无血脑屏障。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等硬脑膜折叠处,在对比增强CT成像时很容易出现硬脑膜正常强化影像。 颅骨骨皮质内板处的硬脑膜强化通常并不明显、很难辨认出来; 1)CT成像时呈 “白加白”的影像 2)普通MRI成像时,正常硬脑膜及颅骨内板于T1像上呈均匀的低信号; 3)比增强MRI成像时,正常硬脑膜仅表现为不连续的线样薄层强化。 多种不同的良性及恶性病变均可出现轴外硬脑膜强化,如: 短暂性手术后改变、 颅内低压、 肉芽肿性疾病、 脑膜瘤、 转移性肿瘤病变、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 颅内低压是硬脑膜强化的良性病因之一: 1) 当脑脊液压力降低, 脑脊液可能存在继发性转移、蛛网膜下腔内的容量静脉可能存在扩张。 2) 长期颅内低压可能导致硬脑膜内血管充血和间质水肿,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的“硬脑膜尾征”这一影像学表现相似。 3) 颅内低压的原因:脑脊液漏,腰椎穿刺术,自发性。 MRI在检测良性或自发性颅内低压方面,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 图1. 硬脑膜强化 图1A. 硬脑膜-蛛网膜强化的示意图。硬脑膜-蛛网膜强化见于邻近颅骨内板处、半球间裂内的大脑镰处、小脑、小脑蚓部与枕叶间的小脑幕处;仅仅表现为硬脑膜-蛛网膜强化,而蛛网膜下腔及软脑膜均无强化、脑沟或基底池均无强化。 低颅压 图1B. 右顶叶高位分流导管安置术(有柄箭头)术后患者,静脉注射含钆对比剂后,冠位对比增强T1像见沿颅骨内板走行的较薄的广泛硬脑膜-蛛网膜强化;于大脑镰及小脑幕等硬脑膜折叠处亦见硬脑膜-蛛网膜强化(三角箭头)。此外,还可见双侧硬膜下积液,以右侧为主(*)。 低颅压 图2. 颅内低压患者所表现出的硬脑膜-蛛网膜强化。静脉注射含钆对比剂后,矢位对比增强T1像见包括大脑镰在内的广泛硬脑膜-蛛网膜强化。颅内低压不仅造成硬脑膜强化,而且使得硬脑膜广泛增厚。沿斜坡(有柄箭头)、小脑幕(三角箭头)走行的硬脑膜,异常肥厚尤为明显。 脑膜瘤 脑膜尾征(dural tail/dural flare)。脑膜尾征是指:邻近半球凸面脑膜瘤处的硬脑膜呈曲线样强化(图4)。 硬脑膜反应性病理过程所致;包括血管充血、也包括间质水肿蓄积,两者均可使硬脑膜增厚(图5)。 脑膜瘤的“脑膜尾征” 图3A. 自脑膜瘤边缘延伸的薄层曲线样强化示意图。该强化多系血管充血、间质水肿所致,而非肿瘤浸润所致。瘤体位于凸面半球轴外结构内;但手术时,应对脑膜尾征进行仔细评估,主要是为了避免漏切后方的肿瘤组织。 图3B. 手术切除的脑膜瘤的大体标本照片,显示了肿瘤组织内的新血管生成、肿瘤组织致密的“肉样瘤”表现。在肿瘤灶的边缘,肿瘤组织(三角箭头)有一“爪样结构”覆盖于硬脑膜(有柄箭头)之上,由此可见,硬脑膜并未直接被肿瘤组织所累及。 脑膜瘤MRI 图4. 静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