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形成成因和防治必要性研究.docVIP

都江堰市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形成成因和防治必要性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江堰市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形成成因和防治必要性研究

都江堰市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形成成因和防治必要性研究   摘要:都江堰市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属于 “5.12”地震重灾区。受地震影响大,同时都江堰多处发生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严重威胁都江堰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财产严重损失。通过老场镇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物源条件、水源条件等分析,阐述2010年8月13日及8月19日暴雨引发泥石流的成因及防治分析。 关键词:老场镇泥石流成因 防治 中图分类号:P64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汶川“5.12” 地震对地质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效应在2010年8月13日及8月19日极端天气条件下空前释放,全川大部分地震灾区县市均遭受了山洪泥石流袭击。都江堰龙池镇龙溪河流域灾害具有风景区地质灾害的显著特征,其群发性、链发性和破坏性更是本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最显著特征,此次山洪泥石流造成龙溪河经济损失约50848.2万元,同时由于其群发性及链发性,危害范围波及整个龙池镇,威胁资产达65159.2万元。老场镇泥石流总流域面积1.95km2,四条沟总长4.86km。其中:煤炭坪沟泥石流流域面积0.29km2,沟长1.35km;簸箕沟泥石流流域面积0.20km2,沟长1.21km;曹家岭沟泥石流流域面积0.21km2,沟长1.26km;栗子坪沟泥石流流域面积0.22km2,沟长1.04km,2010年“8.13”都江堰市特大暴雨造成龙池镇老场镇后缘斜坡发生多处泥石流,由于此次泥石流地灾预警及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对该泥石流的成因分析研究是至关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2、分析区概况: 龙池镇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北的龙溪河谷,龙池国家级森林公园及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侧。龙池镇属都江堰管辖,东与紫坪铺镇毗邻,西与阿坝州汶川县交界,南与紫坪铺水库为邻,北与虹口乡接壤,距都江堰市17公里,处于九寨黄龙黄金旅游线上。地理坐标:Y18366477,X=3433756~3452248,东西最大横距11.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2公里,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龙池镇辖查关、云华、南岳、东岳、栗坪5个行政村和1个龙池社区,总人口2985余人。 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位于龙池镇栗坪村2、3、4组所在地。煤炭坪沟沟口地理坐标:X =Y = 3438118;簸箕沟沟口地理坐标:X =Y = 3438262;曹家岭沟沟口地理坐标:X =Y = 3438361;栗子坪沟沟口地理坐标:X = Y = 3438552。直距都江堰市区约10km,有龙池景区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都江堰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与同一气候区的其他各地相比,又表现为温度较低,日照较少,阴雨天气频繁。 由于都江堰市内北部、西部地势高,东南部地势低,北部虹口乡年平均气温12.2℃,南部柳街镇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温34℃,极端最低温~5.0℃,5~9月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2 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2.1地形条件 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发源于切割强烈的中山峡谷地区,地形起伏大,沟内地形陡峻,相对高差约500m,主沟平均纵坡降340~439‰,沟道两侧的岸坡坡度大,多在30°至55°之间,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巨大的地形高差使储积于山坡上部坡面和沟床的松散碎屑固体物质拥有巨大势能,促使上述坡面与沟床的松散碎屑物质起动,势能迅速转化为动能,从而有利于泥石流形成。因此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说,该沟的地形有利于泥石流形成。 2.2物源条件 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固体物源主要分布于形成区流通区,主要有2种物源:沟床内松散堆积体和沟岸崩(滑)体。现场初步调查表明,共计发育9处崩塌滑坡,均处于泥石流上游地带,成为泥石流的启动物源;可提供松散物源方量12.06万m3,动态物源6.08万m3。而该泥石流沟道松散堆积物发育,为泥石流提供主要的物源;可提供松散物源方量63.87万m3,动态物源14.26万m3。龙池镇老场镇泥石流4条独立的泥石流沟的物源量为:煤炭坪沟松散物源方量26.13万m3,动态物源7.94万m3;簸箕沟松散物源方量21.46万m3,动态物源6.29万m3;曹家岭沟松散物源方量19.17万m3,动态物源2.54万m3;栗子坪沟松散物源方量9.17万m3,动态物源3.57万m3。 2.3水源条件 根据县气象局资料,降水量在时间上分配严重不均,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全年降雨又呈单峰型分布,7、8月份是降水高峰期,1957-2009年间,月最大降水量为592.9mm,日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