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和矽卡岩成矿特征研究
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和矽卡岩成矿特征研究
[摘要]:矿区内除花岗岩类外,其余地层均属变质岩类,主要是与区域变质有关,其次是受岩浆侵入时引起的围岩蚀变。
[关键词]:铜、钼矿;矽卡岩;断裂构造
中图分类号:T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秦岭褶皱带东部倾没端,夏馆—双槐树深大断裂的北侧。区域构造线总的方向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延伸,夏馆-双槐树大断裂两侧分布着与其平行或斜交的次一级断裂。地层呈现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矿区北侧分布着大面积的海西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区域上矿点分布较多,矿区南侧有祈子堂金矿,北西侧有父子岈金矿点,再往西有内乡板厂的铜、银多金属矿区,区域上从西到东矿点分布情况呈现明显的多金属成矿带。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矿区内除少数低洼地区为第四系(Q)坡积黄土、砂砾石堆积物覆盖外,大部分为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和郭庄组地层。由南往北地层由新到老,南侧为燕岭沟组,地层出露最大厚度2.4千米;北侧为郭庄组地层,出露最大厚度仅0.35千米。分述如下:
(一)雁岭沟组:
1、雁岭沟组中段(pt1y2):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主要岩层有破碎角闪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局部白云质大理岩蚀变为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
破碎角闪大理岩(MKIS):分布在分水岭至李老庄一带,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因为裂隙发育而显得破碎,主要成分为方解石、角闪石,次要成分有石英、石墨等。
白云质大理岩(MDo):分布于矿区南东侧楼上庄一带,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是方解石、白云石,次要成分有石英、石墨。
铁英片岩(MP4):分布矿区南东的楼上-北坡一带,呈红褐色,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赤铁矿,次要矿物成分有矽线石、磁铁矿、绢云母,该层是大理岩中的夹层,产状变化大。
2、雁岭沟组下段(pt1y1):分布矿区中部,是矿区中分布面积最大的岩性段,岩性多种,有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化碎裂大理岩、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黑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矽线石片岩,含矽卡岩矿物长石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碎裂白云质大理岩、碳质大理岩及受构造影响的震裂角砾岩、爆发角砾岩。爆发角砾岩是铜矿的主要赋存层位。
(二)郭庄组(pt1g):
分布于矿区北侧,涉及的层位是花岗片麻岩及石英云母片岩两层,描述如下:
1、花岗片麻岩(MB):分布于矿区的最北侧,岩石呈灰白-浅黄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有正长石、石英、黑云母;次要矿物有石榴子石、角闪石、磁铁矿、菱铁矿,矿物顺层排列明显,岩层倾向200-220度,倾角60-80度。
2、石英云母片岩(MP2):出露于矿区北侧花岗片麻岩南部,与花岗片麻岩呈整合接触,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黑云母、斜长石;次要矿物成分有石榴子石、角闪石、矽线石、磷灰石。岩层南界与雁岭沟组地层呈断层接触,岩层产状:倾向215-220度,倾角50-70度。
2.2矿区构造
矿区的基本构造格局是以单斜构造为主体,单斜地层走向北西西-南东东,倾向南倾,倾角50-70度,北陡南缓。矿区东南部存在一个两翼倾角25-30度的小型向斜,向斜轴向北西-南东,北西端扬起,南东端倾没,倾伏角30度左右。区内大小断裂共23条,主要断裂为F1-F5四条。
由F1、F2、F3、F5四条断裂所围的部分是北山角砾岩体出露地段,其面积为0.125平方公里,该地段从地表至深部是本区铜矿赋存的主要部位,铜矿体倾角与主断裂F1的断面成20-30度交角,为次级羽状裂隙成矿。至于本区的角砾岩成因说法不一,有认为是一般构造角砾岩,有认为是同生角砾岩,最终认为是爆发角砾岩。总之由于断裂发育,众多的断裂是岩浆及矿液活动通道,也是控制及容矿的有利条件。
2.3矿体特征
楸树湾矿区钼矿分布于北山南坡及元头山一带,东起31线,西止0线,全长800米,矿体受构造形态控制,于岩性无明显的选择性,不论碳酸盐类岩石及泥质岩类岩石,均能接受矿化。矿体密集,大小不等,按其空间分布及赋存的不同岩石可分:片岩型钼矿;矽卡岩型钼矿;岩浆岩型钼矿。
(一)片岩型钼矿体:
分布于元头山东山间的向斜部位,赋存标高是315-55米,浅部为矽线石片岩钼矿,下伏黑云母片岩钼矿,其中夹薄层矽卡岩钼矿。
矿体形态产状受构造形态制约,沿向斜层面充填交代,由于压扭力作用,使矿体在向斜核部厚度较大,向翼部分枝复合以至逐渐尖灭之特点。
(二)矽卡岩型钼矿体:
北山南坡矽卡岩带是本区钼矿赋存主要部位之一,矿体密集,成带状出现,主要分布标高在负50米以上,集中于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