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七年级语文(下)(北京课改版)第七单元检测题附详细解析.docVIP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七年级语文(下)(北京课改版)第七单元检测题附详细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七年级语文(下)(北京课改版)第七单元检测题附详细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北京课改版)第七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恻隐(cè) 案牍(dú) 祖逖(tì) 召募(mù) B.羞恶(wù) 德馨(xīn) 戎狄(dí) 铸兵(zhù) C.恭敬(gōng) 鸿儒(rú) 骁健(jiāo) 酒酣(hān) D.弘毅(hóng) 善恶(è) 铠仗(kǎi) 寡人(guǎ)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忿思难,见得思义。 得:可得的利益。 B.不以其道得之。 得:得到。 C.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占有。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 得无:莫非,莫不是,表示推测语气。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C(“骁”应读作“xiāo”。) 2.C(这里“得”是“能,能够”的意思。) 3.D(《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 4.提示:内容紧扣情境要求,表达效果突出,内容符合情境要求。 5.(1)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2)任重而道远 (3)生于淮北则为枳 (4)言不信者行不果 (5)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题考查默写,注意“鸿儒”“枳”的写法。) 6.对偶、拟人。“上”和“入”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写出了室外环境的幽雅,表达了作者对陋室景色的喜爱之情。(此题考查修辞手法和炼字。“苔痕”对“草色”,“上”对“入”,“阶绿”对“帘青”,是对偶;将“苔痕”和“草色”拟人化,是拟人。而“上”和“入”,在这里作动词用,将静景动态化,表现了作者对陋室的喜爱。) 7.类比。用古代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将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类比,表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 8.如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在享受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更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仍要保持节俭的生活,追求精神文明。(此题答案不唯一,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对文章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9.就其地/为轩/以居予(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以“以”之前也要停顿。) 10.(1)简陋 (2)到 (3)命名 (4)等候,等待(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市”,“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1.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 12.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陋室铭》是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室不陋的,《何陋轩记》与其类似。) 13.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或: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14.①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②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③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④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高与热爱。(此题考查分论点。第二、三、四、六段第一句就是文章的分论点,写出即可。) 15.举例论证。引用了屈原、韩愈、文天祥、林则徐等人的具体典型事例,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的观点。(此段列举屈原、韩愈、文天祥、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可知是举例论证。) 16.参考示例一:我阅读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感受到了母爱的温馨、童心的可贵、自然的美好,懂得了“爱的哲学”。 参考示例二:我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到主人公保尔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 参考示例三:我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了解到一个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从人变成鬼的悲惨经历,认识到旧中国的黑暗,从而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17.思路点拨:此题要求对本单元文章写读后感。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理解体会。在写感想的时候,要围绕所写文章的中心来发表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